早报讯 又到了麦收季节,走在任何一条乡间道路上,农田里随时都会飘来一阵阵麦香。近几天,胶州胶东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宗杰开始忙碌起来,由于南方小麦收获时间早,在一周前老刘就调集合作社旗下的80台麦收机“挥师”南下,开始了跨区作业。“今年南方本地一些麦收机都出去不能按时回归,我们提前又和他们签订了合同,所以情况要好许多,这一季麦收光管理费能收入8万余元。”刘宗杰说。据了解,今年青岛市共有5000多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参加跨区作业,他们都是带着订单外出赚“外快”。
80台麦收机“挥师”南下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胶州胶东街道和平村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村内的一条街道上见到了50岁的刘宗杰。“这么远的路程,要是出事就麻烦了,所以麦收机的车况丝毫不能马虎。”看到记者,刘宗杰向记者解释起来。他告诉记者,从2005年开始,他在村里创办了农机协会,并自己出资购买了3台麦收机,专门收割小麦,过了两年他将协会重新注册为合作社,截至目前,他的合作社采取机器入股的方式,共收纳了80多台麦收机。“南方小麦收割时间要比咱提早半个多月,所以早在一周前,社内80多台麦收机已经赶赴河南、安徽两地跨区作业。”刘宗杰说。
一台机器3年就能回本
据刘宗杰介绍,此次跨区作业的行程是从胶州出发直接到达河南,然后再到安徽,然后一路返回一路收割,全程1400多公里。胶州与河南的麦收时间差半个月,行程上必须“精打细算”,必须按时返回。
这些“麦客”南下能赚多少钱?面对提问,刘宗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说除去购买麦收机时国家的补助外,买机器需花8万元,按照今年行情,现在收割一亩价格在60元左右,如果是大片小麦地,两人倒班干一天,一般能收割六七十亩。要是小块小麦地收割起来就慢,一天还不到30亩,平均一天下来除去成本能赚千元以上。刘宗杰说,这些麦收机在半个多月后,就会回到胶州再抢收半个多月时间,两个时间段下来,平均能收入两万多元,一台机器用不了3年就能回本。
归途惊险与时间赛跑
“我们南下,去时会一路畅通,但返回时就充满了惊险。也不是说人有多坏,大家都想抢收,都着急,一些人就‘不择手段\’了。”刘宗杰说,他从30多岁就开始和当地一些村民跨区作业,说起来也是一名“老麦客了”,在前些年跨区作业返回的途中,他们从河南返回的途中,沿途总会不断遭遇“劫车”。
“当地农民很单纯,用石子和木头把车拦下,就是希望让俺能给他们收割麦子。不过,有时,还真能遇到劫道的。”刘宗杰说,4年前,他和两名老乡行至安徽地界时,有多名男子上前强行拦车并开出条件,要不拿钱走人,要不让他们留下来干活,这些人从中提成。
手握订单纯赚8万元
“这种活一般人干不了,一天干下来会非常累,在外地时,晚上要么睡在车上,要么睡在马路边,不管冷热都没办法。”提起当“麦客”的经历,刘宗杰直摇头。当初他在外作业时,每天早晨天刚亮就要起来干活,两个人合作,每天干到晚上八九点,吃饭也很简单,几包方便面或者是几个馒头就凑合过去了。
“我现在岁数有点大了,说实在的那种苦我真受不了了,不过现在靠这个合作社,光管理费也能赚不少。”刘宗杰说,现在社员们在外出作业时,他早已将订单拿到了手中,社员们到达现场就可直接干活。他在家中也不闲着,除了用电话进行对接外,还要为老家的夏收做准备。按照现在合作社80多台麦收机的规模计算,每台机器他从中收5%管理费,这一季下来他就能纯赚8万多元。
全国小麦收获已过半
昨天,记者从胶州市农机局获悉,为了支持农机主跨区作业,他们对凡是参加生产的收割机,只要持有行驶证和跨区作业证,都会领到一张优先加油卡,凭借加油卡可在一些加油站享受优先加油权。“尽管现在麦收设备的确增加了不少,但目前来看还是盈利的,今后我们除了继续为农民牵线搭桥外,我们也会及时通过一些途径发布信息,让这些农机主获取更多的夏收行情。”胶州市农机局一名工作人员说。
记者从市农机局了解到,今年青岛市5000多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参加跨区作业,预计完成作业面积300万亩,可增加收入1.5亿元。
此外,记者了解到,根据全国各地气候情况,今年全国小麦收获时间预计从4月下旬先由四川省开始,然后由南向北推进,5月下旬至6月中旬,湖北、安徽、河南、江苏、山东、山西、河北等地陆续进入收获高峰期,6月下旬全国小麦收获基本结束,目前全国小麦总体已收获过半。 (记者 牟成梓通讯员 李颖慧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早报讯 在半个月前的一场雨后,胶州少海湖公园内出现不少死虾。昨天,记者来到公园南侧湖区看到,靠近湖岸的水底浮着众多死虾。据少海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现在正是湖虾排卵期,湖虾集中到岸边排卵挤伤致...
胶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胶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