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胶州新闻 > 正文

让乡村同城市一样洁净 ——我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推进纪实

来源:金胶州 2013-12-30 11:45   https://www.yybnet.net/

“以前村头堆积了成片的垃圾,各家各户门口堆放着柴草和杂物,路面上散落的垃圾也没有人清理。如今,我家门前就有垃圾筒,还有专门的保洁员来打扫清运,和城里一样了。”65岁的胶西镇胜利庄村民王大爷说起如今村里的环境变化,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这是我市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成果的一个缩影。

构筑城乡“大环卫”格局

863个村居纳入一体化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农村生活垃圾产量日益增多,垃圾围村现象成为制约农民生活环境质量提高的新瓶颈,也成为我市2013年度“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之一。老百姓的需求就是政府的最高要求。市委市政府年中推出城乡环卫一体化目标,致力于让30多万农村人口享受到城市化保洁待遇,还农村青山绿水。为此,专门成立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建设、城管、公安、环保等多个部门以及12各镇办组成,负责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办公室设在市建设局,先后出台《胶州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方案》、《胶州市镇村环境卫生作业规范(试行)》、《胶州市镇村环境卫生考核办法》,全力构建城乡环卫大格局。

市城管执法大队、交通警察大队抽调专人成立环卫联合执法队伍,严管重罚,对车辆超载运输、沿途撒漏、污染路面、乱倒垃圾实行“零容忍”;对沿街商户、单位以及违反其他城市管理办法的法人单位、非弱势群体严肃查处;对弱势群体实行文明劝戒、友情执法。充分发挥居委会、村民自治的作用,通过安排监督员或“老大妈”执法,消除不文明行为;通过在中小学开展“环境卫生小标兵”活动,帮助家庭提高文明意识。目前,全市863个村居生活垃圾已实现统一收集、统一清运、统一处理,乡村文明行动向纵深推去。

确立垃圾“双轨”清运模式

基本建成5处中转站

在做好主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同时,逐步带动镇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不断健全完善配套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设施。目前采用“直收直运和集收转运相结合”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①阜安、中云、胶北、三里河、胶东、九龙、李哥庄、胶西(不含杜村社区)和胶莱马店社区所辖区域实行直收直运,由环卫处从镇村收集点直运至垃圾处理场。②铺集、洋河、里岔、胶莱(不含马店社区)和胶西的杜村社区所辖区域实行集收转运,由环卫处将集中到中转站的垃圾转运至垃圾处理场,确保日产日清、无害化达标处理;由于正在加快中转站建设,目前暂由环卫处实行代运,待明年3月份全部建完并投入使用后,环卫处无偿实行集收转运。

随着胶东机场、国家级开发区的快速推进,还将各选址建设垃圾中转站;鉴于李哥庄位于大沽河以东、靠近小涧西,考虑运距等因素,协调将李哥庄的垃圾运至小涧西处理场处理,做到“垃圾不过大沽河”;为高效集约利用土地,在城区西南部探讨建立垃圾分拣、焚烧发电(BOO)等项目,彻底解决垃圾填埋占用土地资源的问题。对于工业、医疗等垃圾,环保、卫生等部门监督,按行业标准进行了特殊处理。同时,配套扩建市生活垃圾处理厂,日处理能力500吨,满足日常生活垃圾100%无害化处理要求。

市、镇(办)、村“三位一体”

新增农村保洁员2648名

为进一步理顺城乡环卫体系,各镇(办)设置环卫所,受市建设局环卫处业务指导,负责辖区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配备及管理镇(办)村(居)保洁人员,垃圾桶购置和安置,发放保洁人员工资,协助市建设局环卫处做好垃圾转运工作。按照管理重心下移的原则,逐步健全完善乡镇环卫管理机构,做到市、镇(街道)、村环卫管理“三位一体”,尽快形成“横到边、竖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城乡环卫管理体系。

积极建立保洁制度。村民负责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村庄负责街巷、集市、沟渠等范围内的日常定时保洁,每日9时前将生活垃圾集中到垃圾收集点。镇办负责驻地、工业园的日常保洁,将生活垃圾集中到收集点;每日10时前,负责将镇村收集点的垃圾运至垃圾中转站;按标准配齐管理人员、保洁员、环卫设施;并负责村庄保洁、垃圾收集的监管、指导。公路、交通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道路的保洁、垃圾处置。

进一步充实乡镇驻地保洁队伍,在社区、村庄配备专职保洁员,形成专业队伍为主、全民动员、多方参与的环卫队伍体系。按每100户设置一名保洁员的标准配备村内保洁员,由各环卫所负责从村招聘,统一管理。为保障生活垃圾统一清运,将在直收直运的9个区域配备5辆(20吨)压缩车,由环卫处统筹调配使用。按照每15户配备1个垃圾桶的标准,镇办为主、市级补充,配齐镇村垃圾桶。目前,全市已配备农村保洁人员2648名。

因地制宜创新运行机制

直收直运和集收转运破解难题

按照“政府主导、镇办主体、建设统筹”的思路,城区、垃圾处理场辐射半径15公里以内的村庄,生活垃圾实行直收直运;位置较远的铺集、洋河、里岔、胶莱(不含马店社区)和胶西的杜村社区各建1座中转站,生活垃圾实行集收转运。

创新资金筹集机制,以政府投入为主,各级财政加大资金投入。采取上级争一块、财政补一块、镇办筹一块的方式解决,争取上级补助985.85万元、市级财政补贴1200万元、镇办自筹161.65万元用于垃圾中转站、压缩车等固定资产投入。采取弱村筹劳、强村出资、企业捐款、镇办保底的方式有效破解运行费用资金难题。

加强督察考核。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各镇办的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列入全市观摩点评内容。按照公开责任、明确标准、经常监督、及时考核的原则,每月一调度、每季一考核、年终一总评,考核成绩与资金拨付挂钩,并通过媒体在一定范围内面向社会公开。

全面提升主城区环境净化水平。建成“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清扫洒水作业、生活垃圾收集、作业人员、中转站智能、垃圾处置监管,车辆考核,作业质量移动考核,设施综合管理,指挥中心调度9大数字化系统管理,实现环卫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规范化”。延伸保洁作业范围,向城乡结合部、河道、农贸市场等处延伸,消除保洁盲区。(史群)

新闻推荐

警民联手救助迷失老人

...

胶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胶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让乡村同城市一样洁净 ——我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推进纪实)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