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人张建华怎么也没有想到,在工作地胶州市一段爱心义工的经历,让他在患病后得到了来自胶州潮水般的温暖和关爱。2013年12月27日上午,胶州市爱心义工群网友“爱心静美”、“果果”代表牵挂着张建华的义工和胶州市民们,将饱含深情的首批善款29466.8元交到了在苏州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张建华手中。胶州市文明办、慈善总会还送上 “尚德胶州”基金3万元。目前,胶州社会各界为张建华的捐款已近8万元。
热心义工患病债台高筑
据了解,41岁的张建华来自江苏南通,2006年到胶州打工。一向乐于助人的他经朋友介绍,去年年初加入胶州爱心义工群,网名“飞鱼”。他们利用闲暇时间走访敬老院,帮老人收拾卫生,与老人聊天,走访贫困学生,救助困难群体,开展了多次慈善义工活动。
“张建华虽不善言谈,但义工活动中非常卖力。去年6月,我们为遭遇车祸的胶北男孩王祖国募集捐款,他顶着烈日、举着宣传牌,一会儿也不肯休息,不断向路人介绍王祖国的经历,争取更多人献出爱心。”胶州爱心义工群发起人“爱心静美”告诉记者。
去年年底,张建华感到身体不适,“感冒”长时间没能治愈。今年3月,他被确诊患有白血病,家庭的顶梁柱轰然坍塌。幸运的是,张建华与他的姐姐骨髓匹配成功,今年8月份进行了骨髓移植手术。截至目前,张建华治疗已花费80多万元,家中债台高筑,已无处可借,而且妻子被迫辞职照顾他,失去了经济来源。老母亲中风需要照顾,七十多岁的老父亲为了给儿子省钱治病,忍着胃痛不治疗、不吃药,还打零工补贴家用。
义工群为其募集善款
面对辗转千里来看望他的胶州义工代表,张建华和妻子赵勇梅感动地数度哽咽。张建华说:“我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得到了胶州人这么多的关爱,真的没想到。”
据悉,张建华术后有明显排异反应,需要长时间住院治疗,治疗费用却没有着落。胶州爱心义工群得知这一消息后,发帖倡议网民救救曾经并肩战斗的战友“飞鱼”。网帖写道:“不能让富有爱心、热衷慈善事业的好人就这样离我们而去。有爱就有希望,有爱就有奇迹,救救我们的义工朋友!”通过网上募捐、上街募捐和义工自发捐款,10天内义工群募集到近3万元。网帖也引起了胶州各界的关注。胶州市从“尚德基金”里拿出3万元捐给张建华,胶州市广播电视台、总工会和红十字会分别捐款1万元、5000元和2000元。
各方向热心义工伸援手
因为排异,张建华脸上和脖子上全是红疹。与之前精干的形象相比判若两人,义工代表见到他后禁不住泪流满面。“大家都在关注着你,早日好起来吧。加油啊,盼你早日归来——雪中剑。”义工代表到苏州之前,200多名网友为张建华写满了两个笔记本的祝福,张建华认真地翻看着每一句问候、每一个祝福,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得到张建华救助的王祖国妈妈肖家碧听说此事之后,委托网友录了一段视频捎到了苏州,“多亏了你帮助王祖国,现在你病了,我希望你一定要坚强,我会天天祈祷你早点好起来,一生平平安安!”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体会到,好人终有好报,我要告诉女儿,一定要做好人、做好事。”张建华说,胶州是个崇善尚德的好地方,他在那里生活了七年,已经把那里当做了第二故乡,希望病好之后能够早日回到这座充满爱心的城市,继续同他的义工朋友们帮助人、做好事。
江苏苏州和南通各界通过媒体了解到胶州救助张建华的事情后,也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张建华家乡南通市港闸区永和佳苑居委会筹集3000多元。苏州电视台“朝晖帮你忙”采访报道的同时,现场提供了5000元的善款。胶州爱心义工群负责人说,现在募集到的捐款还远远不够张建华的治疗花费,希望有更多爱心汇聚到这位可爱的义工身上。
本组撰稿摄影记者吴帅通讯员卜庆禹刘振华
新闻推荐
宋兆华,42岁,胶州市里岔镇后小河崖村民,3年前因为一场车祸导致右小腿骨折,手术植入一块钢板,按照正常恢复,一年后就能取出这块钢板,但因为没钱再次手术,钢板一直留在腿内。没有劳动能力的他一个人带着10...
胶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胶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