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与会代表委员纷纷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场外的群众也通过报纸《金胶州》和电视台,了解两会盛况,时刻关注着两会的点点滴滴,特别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有关教育、文化、农业、企业等方面的工作,牵动着大家的心。对此,记者采访了部分市民。
促进全民健身运动
市空竹协会主席纪长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四个100”工程,促进文化健康发展,改造老城区体育场等促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一系列工程。
学习了孙永红市长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备受鼓舞。空竹协会成立五年来,多次参加演出和培训活动,吸引爱好者5000多人。今年我希望市空竹协会的活动场所有所改善,并能够“走出去,请进来”更好地组织交流学习活动,提高表演技艺。我们将通过组织活动和集中授课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市民的健康意识,推进全民健身运动良性发展;同时,组织人员参加全国大赛,提高胶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李燕)
打造社区放心鲜奶吧
青岛泽鲁鲜奶健康饮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葛玉欣:我通过《金胶州》报纸等媒体认真学习了《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提到的“建设标准化市级食品安全综合检测中心”,我非常赞成也非常期待,鲜奶产品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身体健康,是一种良心商品。为了方便社区居民饮用放心奶、营养奶,我在全市建立了58家泽鲁鲜奶吧,畅通送奶入户销售渠道,早5点以前将鲜牛奶从养殖场配送至各直销店,6点前在直销店完成巴氏杀菌加工,7点前通过送奶员将热牛奶、面包直接送到市民手中。(魏克举)
把企业做大做强
青岛给力电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郝正旭:“两会”鲜明提出要加快转型创新,提档升级制造业,这为我市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专精特新”重点扶持企业的经营者,我们一直重视科技引领、重视企业创新,目前给力公司是可专业生产电动货运车、电动巡逻车、电动观光车及多功能电动消防车等十几个类型的电动车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菲律宾、越南等地,形成了以“民用市场为主,特种市场为辅”的发展格局。今后,我们将加快创新步伐,继续开拓国内外市场,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刘德刚)
生活越来越美好
退休工人王朴成:现在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3年我市的社会正能量加速释放,尚德胶州蔚然成风,民生工程筑牢底线,和谐稳定凝聚力量。作为一个80多岁的老年人,看到“学有优教、病有良医、业有普就、住有宜居、老有颐养、困有多助”民生保障一项项得到落实,我倍感振奋。“莫道秋霜桑榆晚,乐见实现中国梦。”我想用一首诗歌表达内心的喜悦和对未来更加美好的生活的憧憬。同样让我振奋的还有胶东国际机场的落户启动,这不仅对全市经济发展是个大好机遇,而且将来等机场建好了,我还想带着老伴从这里出发坐飞机去国外走一走,玩一玩呢。 (李燕)
教育均等城乡受益
胶州市第二十九中学教师解泉学:《政府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地回顾总结了过去一年胶州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2013年,我市城乡教师交流实现常态化,教育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农村中小学学生享受到了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农村中小学教师得以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更让人欣喜的是,2014年,我市将实施教育均等提升工程,提出优化中小学布局规划,实施教育装备“三项工程”,并且将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摆在重要位置,明确提出大力推行阳光体育活动,加强学生体质监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14年注定是胶州教育取得更加长足发展的重要一年,我为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而自豪,为胶州教育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而鼓掌欢呼。 (解泉声)
农民增收有盼头
胶州海宸家庭农场负责人梁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创设运行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对我们从事现代农业的农民来说是好事。以前我们需要高薪聘请寿光技术员帮忙打理大棚种植,以后市里要建立农资采购、农技支持、农产品销售一条龙服务机制,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效优质的农业服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了盼头。我希望政府加大对农业补贴和财政支农的扶持力度,真正发挥政策的激励、扶持作用。
(张婧)
新闻推荐
胶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14年1月26日在胶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
胶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胶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