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在地里建起来一处“迷你气象站”,它对周边农田温度、湿度、气压、降水、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能进行24小时不间断地自动监测,农民根据发布数据可进行合理耕作。昨天,记者了解到,从去年开始,胶州市气象局在胶州当地分别投资建立了18处这样的小型气象站,不仅能为当地种植户提供环境种植数据,还能为当地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
气象站帮农民合理种地
“你还别说,这个‘小家伙\’还挺管事。这两天,天气预报上说这几天不下雨,老王咱们该为土豆浇浇水了!”昨天,家住胶州胶西镇宋戈庄村43岁村民张清美看到气象服务站发布的气象消息,她提醒丈夫王立刚说。张清美所说的“小家伙”,其实就是去年刚建成设在他们村附近的小型气象站。昨天,记者来到现场看到,这个小型气象站高七八米,就如同一个小型“铁塔“一样。
昨天,胶州气象局工作人员左卫强告诉记者,这台新型自动气象站总价值10万元,它通过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可对种植园内的温度、湿度、气压、降水、风向、风速等六大气象要素,进行24小时不间断自动监测记录和自动化无线传输。每天,通过这台设备提供的气象信息和灾害预警,他们可以有针对性具体发布这块区域气象信息,指导村民们合理种植。
气象站提供防减灾数据
据介绍,“迷你气象站”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可以长期使用,每分钟它都会更新一次气象监测数据,能预测未来24小时的天气变化趋势,还可自动存贮并分析温度、湿度等各项指标。然后,胶州气象局根据监测设备,就能全天候收到这些气象信息。
“以往,我们发布气象信息都是在一个大范围内,有了这些设备,就能在特定区域精确测报了!”左卫强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他们就先后在胶州市内多个乡镇建成了共18个 “迷你气象站”,在提供详细天气情况基础参考数据外,还能有效指导当地村民合理田间耕作。今后,他们还将为这种新型气象站的功能进行“升级”,并还会继续扩大建设数量,为当地防灾减灾提供准确决策依据。
(记者 牟成梓 通讯员 左卫强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早报讯 昨天下午,记者在胶州市三里河街道挪庄村农田看到,眼下这里已经出现旱情,地里上百亩小麦已出现了枯萎黄叶现象。而在周围其他几个村庄,麦田里旱情也不容乐观。记者从胶州市农业局和水利局了解...
胶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胶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