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市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持续加大项目引进力度,强化定向招商、产业链招商和以商招商,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和签约落户,全市利用内资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2013年,我市实际利用内资197亿元,增幅31%。
大项目支撑不断强化
2013年,我市深入开展“大项目突破年”活动,大项目引进实现新突破,并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单体总投资92亿元,集展示交易、冷链物流、电子商务、食品配送、综合服务、生活配套于一体的青岛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全部运行后将实现年市场交易额400亿元,税收12亿元,极大地带动我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截至目前,全市新引进过亿元内资大项目67个,总投资528.4亿元。引进1亿美元(10亿元)以上或世界500强项目24个,总投资271.2亿元,其中,内资项目17个,总投资183.8亿元,外资项目7个,总投资87.4亿元。
强化骨干企业支撑拉动,我市出台《胶州市百强工业企业培育发展实施办法》,支持百强企业实现固定资产资本化,建立绿色通道,减免或缓交有关费用,推动百强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加速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格局。实施“双月奋战”和“双月再奋战”活动,(下转第二版)(上承第一版)大项目开工建设进展加快,好项目大项目聚集辐射能力不断增强。
板块经济组团发展
我市立足打造胶州经济升级版,抢抓胶东国际机场获批机遇,突破发展临空经济、通用航空、现代物流等产业板块,加速打造“1+7”产业集群。新签约项目中涉及数控机床、新能源利用、新材料开发等过亿元蓝色制造业项目24个,占亿元项目总数的40.7%;涉及电子商务、物流中心等过亿元现代服务业项目17个,占亿元项目总数28.8%,蓝色制造、现代服务业两者占亿元项目比例达69.5%,占主导地位。
作为我市经济的转型升级版,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端定位产业结构,坚持高端、新兴、智慧、低碳标准,强化招商选资,重点引进符合产业规划、投资额度大、财政贡献大的项目。2013年以来,累计新签约项目17个,投资总额171.6亿元,其中过10亿元(1亿美元)项目10个。德固特高端节能装备、国电锐新云存储等21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中,年产值达100亿元的中集冷链高新产业项目正加速建设冷链板块总部、冷链研究院、冷箱“梦工厂”、冷机、冷链物流及装备五大板块,引领我市冷链产业裂变发展。
科技创新持续增强
引进西安交大设立青岛研究院项目,建设机械学部、电气技术学部、材料学部、能源与动力学部和环保物联网总量控制五大平台。目前3D打印、非标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研发等10个项目集中签约,校企达成合作意向26项。引进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建设青岛分院项目,着力打造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在半岛地区的区域运营中心、教学实践基地、科学研究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基地。
以科技服务为重点,引导机械工业第一设计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等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的15家下属院所(公司)在胶州设立分支机构,对接5家直属院所,与青岛宏达锻压机械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涉及汽车精锻齿轮生产线、院士工作站和锻造自动化等10个项目,加速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出台《关于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意见》,鼓励企业研发创新,目前,全市青岛市级以上研发机构38家。(张婧 葛铁男)
新闻推荐
...
胶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胶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