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人们分发营养品王瑞海,一个操着一口东北腔的山东汉子,是胶东街道办事处三官庙村人人称赞的好青年。
2000年,23岁的王瑞海听从了父亲的意愿,从出生地东北回到胶州老家创业。
2013年,36岁的王瑞海为村里建成了瑞海日间照料中心,三官庙村28位五保户、残疾人和80岁以上老人被请到中心,免费享受餐饮、护理、娱乐等服务,这里成为村里老人颐养天年的幸福乐园。
乡愁是父辈无尽的牵挂
王瑞海的父亲今年70岁,上世纪60年代,背井离乡到东北逃荒。据王父回忆:当时家里太穷了,吃不上饭。
随着岁数的增大,王父落叶归根之情越发浓厚,时不时跟王瑞海念叨三官庙老家的祖坟,记挂着千里之外的家乡。王瑞海听从了父亲的意愿,2000年,王家举家迁回了胶东老家。
王瑞海是个精明又不安于现状的人。回胶州后,他先是在一家制帽企业拉货,很快又帮企业销售帽子,后期在浙江义乌开了两家店面,一边卖着帽子,一边搜罗市场信息。
赚到第一桶金后,王瑞海想自己创业。由于投资额度不大,能供他选的就只有三官庙村北的一片废弃湾。老父亲安慰他:“那地方挺好的,村里人到你厂里上班也近。”2008年,瑞海制帽厂成立,三官庙村的几十名妇女到他的厂里上班了。
王瑞海的事业越做越顺,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上海有人建老年活动中心,让老人们都有了个依靠,自己也萌生了建一个老年活动中心的想法。回家跟父亲商量,老父亲上下打量他一番后郑重地说:“我儿子长大了,觉得对的你就放手去干吧。”
2013年底,耗资几百万的瑞海日间照料中心建成启用。三官庙村28位五保户、残疾人和80岁以上老人被请到中心,免费享受餐饮、护理、娱乐等服务。
这里是村里人的幸福乐园
沿三官庙村中心街往南走,掠过几间民宅,往西一拐,就到了瑞海日间照料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栋三层高的楼房。进了院子,篮球场、大众健身场,各式户外健身器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精心设计装点涂彩的宣传墙和着哗哗作响的喷泉,将整个院子的环境装点得分外恬静雅致。
进到楼内,活动室里两位老人正在下象棋,另有几位老人围在周围争着嚷着给双方支招,局里局外都是一派“厮杀”的喧嚣。也有几位老人不愿意凑这个热闹,找个靠窗的地方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安详地看着书,丝毫不受旁边的喧嚣影响。
那天是老大爷理发的时间,在一楼护理室,王师傅正在细心地为一位老大爷理发,在这个日间照料中心,两名理发师每月都会定期给28位老人理发。
老人们不仅能在这里休闲娱乐,连他们的衣食起居都得到了很好的照料。每天这里都有负责做饭和打扫卫生的员工,他们除了会把饭菜端到餐厅里摆好,还要扶一些腿脚不麻利的老人到餐厅饭桌前坐下。据老人们介绍,饭菜有鸡有鱼有肉,每天的不重样。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瑞海日间照料中心更是比白天热闹了好几倍。那些白天在院子里还稍显孤单的秋千、单杠、双杠、大盘等健身器材上,围满了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来健身的村民。
另一边,老太太,小媳妇,大姑娘的,几十人身着红色的盛装,伴着欢快的乐曲,在三官庙村妇女主任的带领下,尽情地扭着秧歌。在室内的健身室里,拉力机、跑步机、单车上,一个个村民练得不亦乐乎。
如果说白天瑞海日间照料中心是一个老人有所依、有所乐的场所的话,那么这里的夜晚俨然成了村里大多数人的乐园。
“村里人说我个好就中了”
王瑞海生意场上打拼多年,人又豪爽,朋友自然少不了。有人问他:伙计们子中,你算不上很有钱的,干这些都是图个啥?王瑞海告诉他们:“我厂子在那个村,村里人说我个好就中了。”
村民王宽凤打工时不慎从塔吊上掉下来,造成高位截瘫,至今已经在床上躺了17年。王瑞海知道后,经常过去探望,陪他说说话,临走的时候从口袋里摸出几百元,交给王宽凤的父母。瑞海日间照料中心投入使用后,每天中午他都会叫人把饭送到王宽凤的床前。
王宽凤的父亲今年已经70多岁,他握着儿子的手,几度哽咽说不出话来。“你这个哥哥,对咱家的好,咱得一辈子记着人家的恩情。”
村里有很多老人喜欢书法,王瑞海就邀请来了书协的书法家到中心搞创作,将创作的作品挂满了中心3楼一个大展厅,可以供中心的老人随时观摩学习。村里的老书法爱好者们也如愿以偿拜的拜了书法家当老师,大家的书法如今也已经有模有样了。
2014年春节期间,王瑞海为了让乡亲们过得丰富一些。请胶州茂腔剧团到中心演出。演了2天,结果村里很多老人说没看够。王瑞海说:好吧,再演一天。
逢年过节,王瑞海都会带上米面油,到老人们家里探望,问个好,祝祝寿。老人们总是由衷地夸赞他。这时候,他总是说:“我感觉村里人对我也挺好。”
“党员就得对自己要求高点”
王瑞海很早就想入党,但一直没有机会。前几年,我市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创建活动,2011年5月份,瑞海制帽公司党支部成立。王瑞海认认真真写了入党申请书,交给了公司支部。2013年1月19日,王瑞海清晰地记得这个日子,那天他如愿以偿宣誓入党成为一名正式的共产党员。
王瑞海入党后,积极参加学习,提升党性修养,一年多来进步不少。他常说,党员不就是应该对自己要求高点,多为老百姓谋福祉吗?
按照最初的想法,王瑞海本来是想建一家老年活动中心。后来胶东办事处大麻湾管区书记徐坤找到他说:“现在政府提倡建日间照料中心,你不好稍微调整一下?”听过徐坤的详细介绍,王瑞海也觉得建日间照料中心的主意更好,于是将服务功能由偏重休闲娱乐转变为偏重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名字也改成了日间照料中心。
平日里,王瑞海还是个热血男儿,对乡亲们是款款真情,无私给予;对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却是嫉恶如仇,眼里容不下沙子。有个“不幸”的小贼就撞到了王瑞海的手里。
2011年,公司车棚里女工的电动车被偷了。王瑞海和公司司机第一时间到派出所报案,通过监控录像看清了小贼的长相。后来司机在附近一个餐馆发现了那个小贼,王瑞海亲自带上几名员工赶去将小贼抓起来,扭送到派出所。
有亲朋好友担心他遭人报复,就劝解他:不就偷一辆电动车的小事吗,何必呢?王瑞海回答:“事小,气人!”
“我要带动更多人服务乡亲”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始后,王瑞海也参加了胶州市和胶东街道办事处的动员会议。回去后,王瑞海就考虑是不是该给乡亲们做点什么?
他找到三官庙村支部书记王呈理商量,王书记说:我知道你现在钱也不多,村里正在搞环境整治,你帮忙弄些树苗吧。很快,几万元的樱花和黄杨树苗就运到村里,现在都已经栽植好。
近年来,每年六一儿童节,王瑞海都会给胶东一小和其欣小学的学生捐赠1650顶儿童安全帽,一小450顶,其欣小学1200顶,按人数给的。今年,他又联系了店口小学,准备给那边的孩子们也送去自己公司生产的安全帽。
站在瑞海日间照料中心的楼顶,可以看清三官庙村的全貌,王瑞海没事时经常上去看看。看着自己已经深深扎根的村子,王瑞海会禁不住思索李家大爷的腿怎么样了,王家奶奶是不是这两天该去看看了……
王瑞海说:“自己能力不够,就发动村里的其他小老板,每个人都出个万儿八千的,乡亲们的生活不就改善起来了么?”
(刘民军)
新闻推荐
扎实转作风 汇聚正能量 ——我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综述
...
胶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胶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