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俺的错,请你多原谅,俺一定改掉‘说话冲\’的坏毛病!”“也怨俺,为了点小事,咱两家闹得跟仇人似的……”3月17日上午,在铺集镇彭家庄村,经过老党员张启礼近俩小时的劝说,邻里间因粮食买卖僵持近半月的纠纷迎刃而解,两村民最终握手言和。
原来,老党员张启礼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彭家庄村级理事会成员,他们经常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和事佬”。目前,铺集镇69个行政村村村都成立了村级理事会,共有“和事佬”200多名。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来自群众、根植基层的“和事佬”,才使得关口前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成为村庄和谐、邻里和睦的“减震器”和“润滑剂”。
去年以来,铺集镇在乡村文明行动中,不断加强镇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采取由村“两委”成员、本村党员和村民代表联合提名,由村民投票选举产生的方式,推选村内群众威信高、人缘好、办事公道的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致富能手担任“和事佬”,成立村级理事会,并建立了行之有效的运行制度。通常每个村级理事会有成员3-5名,他们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担当起了宣传员、监督员、调解员的任务。大到邻里纠纷,小到婆媳不和,都会有“和事佬”积极介入,解决了许多基层组织管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的“疙瘩”事,实现了矛盾不出村、问题不上交。
“我们这些老头儿都是村民自己推举出来的,多年来在村里的为人处世大家也都看得见,所以大家都认可我们!”张启礼介绍说,以前,村民遇到纠纷一般都先找村干部解决,可现实情况中,村干部专门处理纠纷的精力十分有限,争执不下的村民便经常从村里闹到镇里,再解决不了就上访。
现如今,在铺集镇各村只要村民之间有了矛盾纠纷,都乐意在第一时间找“和事佬”出面帮助解决。据统计,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和事佬”以灵活多变的调解方式,及时妥善地处理村民家庭及邻里之间的各种矛盾纠纷400多件,调处成功率达95.2%,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辛洁)
新闻推荐
...
胶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胶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