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备受瞩目的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已向我们款款走来,帆船之都再一次向全世界展示出其独有的城市魅力。作为青岛区市展园的一部分,胶州园也在市建设局园林处的精心准备下绽放出独特的风姿。大气、婉约、灵动、自然、古朴、精巧、细致、典雅、田园……这些字眼儿,在这里都能找到完美的契合点。让我们跟随画面,走进世园会、走进胶州园,去感知源远流长的胶州人文特色,探寻古意新韵的胶州元素。
■胶州元素之“大白菜”
从青岛世园会南大门进入,北行经百花园,沿天水路,远远的就看见地标一样的摩天轮,胶州园就坐落于其北,占地794平方米。
展园南门采用的是木质传统门楼形式,旁边的标示牌有详细的胶州展园介绍,没有到过胶州的朋友可以直观的对胶州进行初步了解。
提起胶州,不得不说的就是胶州的大白菜。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中提到“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
水果店头,尊为‘胶菜\’”,这大概是许多外地人对胶州大白菜的初印象,其实,白菜在胶州已有一千多年的种植历史,远在唐代即享有盛誉,名扬天下。
白菜这一地标在世园会胶州展园中是如何体现的呢?市建设局工作人员介绍道,白菜谐音百财寓意多样化的经济体系,设计理念是通过“明”与“暗”两种方式表现出来的。“明”的表现之一是在临近展园南门处设置一处“大白菜”塑像,该塑像纯铜制作,重逾千斤;表现之二是在雕塑底座上朱色镌刻了清代胶州籍史学家柯劭作《种胶州白菜》诗:“翠叶中饱白玉肪,严冬冰雪亦甘香,园官不用夸安肃,风味依稀似故乡”;表现之二是院中草亭前有一块白菜种植体验田,春种花,夏秋季则撒上白菜种子,冬季自然就是浑圆饱满的大白菜了。说到“暗”的表现形式,真是让人称绝:坐上摩天轮升至高处俯瞰,胶州展园的整体布局以流畅的线条和自然式的布局就勾勒一个大白菜的外轮廓,你说妙不妙?
■胶州元素之“三里河文化”
绕过大白菜铜塑,沿着碎石铺就的小径,来到胶州展园的中部,葱郁的竹子、苍然的青松,遒劲的柿树、娇艳的花朵,嶙峋的怪石、潺潺的流水,起伏的地势、蜿蜒的路径……让人忍不住的感叹:精巧的园艺,精致的园林!
如果说来世园会是为了“让生活走进自然”,那走进胶州展园就是“让心灵回归田园”。在这里,你可以半倚在长廊上欣赏复制的黑陶器皿,据说出土于胶州三里河遗址,因器体薄如蛋壳,又有“蛋壳陶”之称;在这里,你可以信步园中碎石小路,遥想南阜左手高凤翰“老樵卧白云,修柯不以斧。笑拾泰山松,拄之下梁父。”笑看风云、快意人生;在这里,你可以置身草亭放空自己,纯粹的听风声、看云走,体验“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市建设局工作人员介绍,胶州展园的设计理念就是“古韵新颜”,用长廊、草亭、花海、水景、园路、木凳等构建清新雅致的田园风貌,用标志性的三里河文化符号来展现胶州源远流长的历史;同时,在细节上注重生态、低碳、节能等现代理念的体现,例如园路是在混凝土垫层之上以嵌草格配上黑、白、粉三色碎石铺就,行走时,路面起伏变化感官柔和舒适,就像走在沙滩上,而且道路整体透水、环保。
■胶州元素之“秧歌”“剪纸”
碎石小路引领着,仿佛路的尽头只是一片绿,谁知转过两道弯之后,在层层叠叠的绿中透出红来,一组雕塑不期然的就跳入眼中:浓郁厚重的中国红、舒展流畅的线条、灵动传神的情态,通过剪纸这一表现手法,翠花、扇女、小嫚等胶州大秧歌里的行当活灵活现、呼之欲出。雕塑整体是钢制,下方由天然石块垒成,配上循环流动的水瀑,一静一动,相得益彰。据市建设局工作人员介绍,胶州展园的设计理念之一就是“秧歌—扬歌—安定繁荣的社会”,以表现胶州蓬勃发展的今天。
据了解,胶州大秧歌又称为“地秧歌”,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不同于山东“鼓子秧歌”的粗犷豪迈,也不同于山东“海阳秧歌”的欢快奔放,而是以独树一帜的“三弯九动十八态”的风格特征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在民间广泛流传。
胶州大秧歌是最接近原生态的舞蹈,淋漓尽致地展现着生活的原汁原味。在胶州,秧歌是一项全民运动,清晨或是傍晚,村子的路口或是市中心的广场,当欢快的唢呐声响起,不分是大叔、大妈还是年轻小两口,就扭了起来。扭出生活的热情美丽,扭出盛世的富足安康,更扭出秧歌之城胶州的新风尚。
而剪纸是胶州的又一项传统民间艺术,历史悠长,题材广泛,堪称一绝。1996年,胶州市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12年,中国文联授予胶州市“中国剪纸之乡”称号。
■胶州元素之“国际机场”
在对园艺园林设计精妙的感叹中,不知不觉,竟已到了胶州展园的北门,同样是古朴的木制门楼,与南门遥相呼应。据市建设局工作人员介绍,这样的设计是源自胶州老城城门的记忆。
在胶州展园北门驻足,一组由鲜花、绿植、飞机模型等组成的大型立体花坛扑面而来:左侧是“腾飞的金胶州”,以黄、绿、红三原色为底色,整体造型好像舞动着的翅膀,映衬着硕大的艺术“州”字,不觉让人眼前一亮;右侧是三架凌空腾起的飞机雕塑,好像把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建”进了世界园艺博览会园会。整体设计新颖,寓意胶州经济再次启航腾飞,展望古郡新城美好的明天。
据市建设局园林处工作人员介绍,立体花坛集美术雕塑、建筑设计、园艺知识等多种技术于一体,是在由钢架做成的基本形态结构上覆盖尼龙网等材料,将包裹了营养土的植株,用各种有机介质附着在固定结构上,表面的植物覆盖率通常要达到80%以上。用于立面的植物一般以小型草本为主,要求叶形细巧、叶色鲜艳、耐修剪、适应性极强。此次“腾飞的金胶州”立体花坛主要选取了黄景天、五彩草和玻璃海棠等多种植物。
4500多年的文化积淀、1324平方公里的地域面积、878个村居的风土人情在胶州展园里凝聚、升华。从展园南门到北门不远的距离里,走过的是胶州这座城市厚重的历史、发展中的当下和美好的未来。透过胶州展园,仿佛可以看到:随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加速崛起和胶东国际机场的正式获批,“一带、两区、四板块”的城市发展框架加速构建,古老而年轻的金胶州正向着现代幸福宜居的青岛北部新城阔步前行。
(史群况维真)
新闻推荐
...
胶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胶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