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教体局教研室 卢正国
高三复习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如何以平和的心态从容面对高考是每位考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下面从家长备考和考生应试心态、技巧指导两个方面提供建议,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家长篇
临近高考,家长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作为家长尽量从三个方面做好备考。
(一)作为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角色和心态
家长首先应该调整自己的角色:从单纯的“家长”角色调整为“家长+朋友”的角色。你既是家长,同时又是孩子的朋友,而更多的成分是朋友。
在心态调整上主要是要作到“不急不怒”,然后你才能够作到“从容应对”。
(二)作为家长,要把好分寸,“关心”适度
作为家长不关心是不可能的,可是现在最普遍的是关心过度。有些家长认为不反复叮嘱,不会引起孩子的重视,其结果是越叮嘱,孩子越反感。有些家长认为压力越大,孩子的学习动力就越强;但到现在阶段,则是“压力越大反抗越强烈”。不少家长在现在这个阶段,成天说的话离不开“学习”“高考”;热衷于于打听孩子在学校的考试排名。这种做法,看似高度“关心”,实则是另一种类型的压力。
(三)作为家长,要做好“后勤”工作
基本衣食住行必须给以保障。提醒的是不要在临近高考时为了增加所谓营养而进行“大补”,以免破坏了饮食习惯,引起身体不适。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高三后期,家长最好减少在家里的应酬,遇到家庭琐事有分歧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执。
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随时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当发现有异常情况而自己又拿不准时,应及时和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保持联系,以消除不良情绪对孩子的影响。
转换鼓励方式,学会转述老师的话,换一种方式鼓励、赏识自己的孩子。因为大多数孩子不一定认为家长的话是正确的,但特别在意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评价。
技巧篇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做过一个研究,挑选了20个在高考中产生作用的因素,排在前四位的是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位是考试过程中的心态,第二位是考试前的心态,第三位是考试方法,第四位是学习基础。应试的心态和应试的技巧对考生备考至关重要。
作为考生高考中应该有积极的心态,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这次考试,我有信心;高考别人行,我也一定行;考试是一件平常的事,尽力而为就可以了;我已经准备很充分,现在只管考试。
考试中的技巧问题又该怎样处理?
高考答题是有学问的。有的考生平时的成绩并不是很理想,但由于掌握了应考的一些窍门,就会提高很多成绩,至少考试的遗憾很少。就这个问题有7点提示:
(1)试卷到手,首先填好个人资料。市地、姓名、准考证号、座号、科类等相关内容填写好。摁手印后把手指擦拭干净。
(2)答题前要纵览全卷。拿到卷子的时候,马上浏览一下卷子中的每道题,注意题的难易程度,在脑子中提炼一下,会做的题一定先做,再做拿分的题,然后再去做认为没有把握的题。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平日的答题习惯来分配时间做题。
(3)认真审题,明确要求。对于问题中的关键内容词、条件限制词,回答内容的主次、详略,回答问题时是依托材料还是结合所学知识都应做好。
(4)先易后难,增强自信心。要先做基本题,再做中档题;或者先做自己擅长的题,最后再集中精力去做难题。
(5)遇到易题,格外小心。易题,容易使人轻视,不注意题目的细微变化,不费思索顺手写来,可能铸成大错。
(6)做题时要避免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思想静不下来,心神不定,不知从哪个题目做起,误了时间;二是在某一题上花过多的时间,影响做其他题目。
(7)卷面整洁,不让扣分。
这里送给大家一个简单的口诀:
紧张不能慌张(稳定情绪,有条不紊)
审题之后解题(审清题意,有的放矢)
会做保证做对(认真对待,万无一失)
快速必须准确(以准求胜,稳扎稳打)
易题优先难题(先易后难,效益为上)
答题莫忘检验(多管齐下,志在必得)
新闻推荐
...
胶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胶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