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塘里既种藕又养鱼,浮萍、害虫是鱼的“粮食”,鱼的粪便又成了藕的肥料,鱼还可以用来养殖大闸蟹,藕、鱼、蟹三者成了完美“搭档”,用最低的成本,巧妙地实现了无公害、无污染的生态养殖。
6月24日,记者在胶东街道办事处前店口村佳源养殖场看到,300亩的水面,被分割成大大小小26各水塘,碧绿的荷叶在风中摇曳,水面上已有荷花零星绽放。“7月份荷花就进入盛花期了,俺们种的是鄂莲,这种荷花不是观赏性的,所以花期短、莲蓬小,但藕的口感很好,清脆甘甜,细腻爽口。”佳源养殖厂负责人徐发军告诉记者。
谈起为啥搞养殖,徐发军打开了话匣子。2010年,徐发军和朋友宋立勋合伙承包鱼塘开始养鱼,但是单纯养鱼风险比较大,效益一直不理想,多次去东营等地考察后,两人打起了鱼藕混养的算盘。“种藕在胶州不常见,但藕的管理比较简单,和鱼混养可以减少病虫害,效益也比较可观。”
2012年徐发军小面积试种藕,由于常年养鱼,水塘的土质肥厚,有机质多,藕在第一年就获得了丰收。2013年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徐发军把藕推向胶州本地市场,结果一上市就大受欢迎。“个头大、口感好,俺的藕一到市场就被抢购了。”这下子激起了徐发军的干劲,“今年俺把种植规模扩大到200亩,亩产也有望从2000斤提高到3000斤。”
徐发军还在水塘里混养了鲤鱼、草鱼、白鲢鱼、花鲢鱼等。鲤鱼能捕食莲藕的病虫、疏松泥土,鲢鱼可以净化水质,鱼的排泄物还是莲藕生长不可多得的有机肥,两者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使得鱼和藕的品质都有了保障。“藕八月初开始收获,到时候鱼也可以一起上市,按照去年每亩纯利润3000元算的话,收益很可观呢。”徐发军给记者算了笔经济账。
种藕获得成功后,徐发军还不满足,两人又尝试养殖大闸蟹。为了让娇贵的大闸蟹在本地扎根,徐发军先后试过东营蟹苗、连云港蟹苗,都没成功,今年他们尝试投放了沽河苗,目前已长到一两左右。“俺们投放的400斤苗都是从大沽河里捕捞的野生苗,水是定期更新的沽河水,饲料则是藕池里的白鲢鱼,蟹和鱼、藕一样也成了有机产品。“按照目前的长势,到八月十五,这些大闸蟹就能长到二两左右,到时候胶州市民也能品尝到用沽河水养的大闸蟹啦!”徐发军乐呵地说。
(王惠)
新闻推荐
...
胶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胶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