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他小的时候,家里姊妹多生活困难,他曾一度准备辍学,村民们知道后便经常对他家伸出援手,帮他家渡过了难关。这些年来,凭着诚实经营和不断努力,他开办的粮油公司生意日渐红火起来,为报恩在做生意的20多年时间里,他先后捐资捐物达700多万,他就是47岁的胶州市民王新俊。昨天,记者了解到,为帮贫困的大学新生完成学业,王新俊拿出10万元来资助他们直到大学毕业。
10万元助10人上大学
“有家企业老板,拿出10万元资助大学生!”昨天,胶州市民孙先生告诉记者,他在胶州市内从事粮油批发生意,昨天他到位于胶州胶北街道一家粮油公司进货,在这家公司里他了解到,公司负责人王新俊为了帮助贫困的大学新生上学,特意拿出10万元给10名大学生各1万元的资助。
记者来到这家公司,在胶州市教体局相关负责人的见证下,王新俊特意安排公司工作人员为这些贫困大学新生发放资助金。“这些钱是俺老板特意安排的,为了完成此次助学活动,我们专门联系了教体局,让他们帮忙推荐贫困生。不光现在资助他们每人1万元,直到毕业的所有学费,老板都包了!”这家公司的工作人员张晓说。
受资助学生要“认亲”
“妈,我拿到钱了,这下你不用再为我的学费发愁了!”昨天,在发放资助金现场,家住胶州胶莱镇鲍家屯村已考上西南大学的18岁杨春丽接到1万元资助金,就赶紧打电话给母亲报喜。“俺爸爸去年因癌症去世了,家里一直很困难,根本没有能力给我出学费。”杨春丽说,她母亲又患重病至今无法工作,现在全家人的生活就靠着母亲的低保维持,而当初给父亲看病至今还有不少外债未还,现在母亲看病需要花钱,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让她上学,这次王新俊资助的1万元学费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王叔叔,如果你不嫌弃,就认我这个侄女吧,俺家里人也都同意。等到我参加工作有钱了,这些钱我一定还你,我还会好好孝敬你!”“就是,叔叔,你就答应我们吧!”昨天,在现场,杨春丽的当面“认亲”举动,得到了另外9名受资助大学生的响应。
为报恩捐资捐物700万
昨天,记者找到了这家公司的负责人王新俊。据王新俊介绍,他老家是胶州胶西人,他一共姊妹三个,他是老大,父母都是靠种地为生的农民。他小时候就记得,村民都靠挣工分为生,由于他家没有壮劳力,人口又多,每月分来的粮食根本不够吃,他们姊妹几个经常挖野菜充饥。他上小学时,由于弟弟妹妹还小,他作为家里的“壮劳力”,为了帮家里干活随时面临着辍学。在这种情况下,不少村民隔三差五送来米面接济他家,这才让他家渡过了难关。后来长大的王新俊开始尝试着做起了粮油生意,因缺少资金,有很多朋友先后资助过他,凭着诚实经营和吃苦耐劳的拼劲,他的公司越做越大,让他赚了一些钱。“现在日子富裕了,俺不能忘记乡亲们和帮过俺的人,俺就想尽点心回报社会。”王新俊说。记者从胶州市慈善总会了解到,王新俊已先后捐资捐物总数至少有700万。王新俊表示,今年他还将出资60万设立一个救助贫困学生的爱心基金。
(记者 牟成梓 摄影报道)
新闻链接
低调做善事拒绝上镜头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新俊刻意回避着镜头。“不用拍我了,比我做得好的有的是,我只是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而已。”不管记者怎么劝说,王新俊始终不配合。“你别难为俺老板。他就是这个脾气,不光是你,以前也有记者来采访过他,可他从来不上镜头。他这人,为人处世非常好,对下属也是非常关心,谁家有个难处,不管谁找到他,只要他能做到的,他肯定会认真去做。”张晓说,王新俊在公司职工心中威信很高,员工们都非常敬佩他。
新闻推荐
早报讯 9月14日晚9点左右,在胶州市胶平路上发生惊险一幕:一辆小面包车与一辆大货车相撞,面包车飞了起来,落地时又撞在路边的树上,车体悬在沟边,整个车头变成了“V”形。坐在正副驾驶座上的两人当场昏迷...
胶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胶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