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胶州新闻 > 正文

秸秆还田地里不再见“狼烟”,秸秆还田地里不再见“狼烟”

来源:青岛早报 2014-10-21 01:41   https://www.yybnet.net/

早报讯 昨天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各区市加大了对焚烧秸秆的查处力度,在高发期遏制焚烧秸秆,有些区市还拿出2000万资金用来开展机械化秸秆还田推进工程,提高了农民秸秆还田的积极性,收到不错效果。

探访>>>

烧秸秆现象几绝迹

昨天,记者来到胶州玉米种植大镇胶莱镇和胶东镇的一些农田看到,这里玉米收获时间较早,地里的小麦苗已经长了出来,沿途农田里没有发现一处焚烧玉米秸秆的痕迹。记者同时注意到,和往年此时地里和沟内遍布玉米秸秆的现象相比,农田里干净了许多,只有少量玉米秸秆被扔在沟内沤肥。

“村里早在夏收小麦时就已经宣传了,现在都不敢焚烧麦茬和秸秆了。”胶东街道小西庄村村民张先生告诉记者,最近一段时间,正是秋收玉米的季节,每天都有巡逻车来到村里巡查宣传,让他们不要焚烧玉米秸秆。听到焚烧秸秆要被罚款,甚至还要被追究责任的消息,周围村民们便不再焚烧秸秆了。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平度市南村镇以及蓼兰镇等地,农田里有不少村民正在收获玉米,但也没有一处焚烧点。

讲述>>>

秸秆还田一举多得

“前几年,每年到了夏收和秋收季节,地里到处都是浓烟滚滚。”家住平度南村镇洪兰村的张世礼告诉记者,过去麦茬、玉米秸秆要么储存起来当成燃料和肥料,要么饲喂家畜,这些年随着家庭生活的改善,村民家里也都用上了煤气,再加上换成了机械化操作,这些秸秆则没有了用武之地,村民们不愿意费时费力地清理秸秆,于是焚烧秸秆的现象日益严重。村民们不但白天烧,到了晚上继续烧,村子周围一天到晚都被烟雾包围着,这也给他们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影响。

“好在今年政府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收割小麦的麦茬明显低了不少,麦茬和秋收的玉米秸秆也都直接打碎在地里当肥料,就没人愿意去点火了,再说烧秸秆对土地的影响很大,有了这些措施,这一切都迎刃而解了。”张世礼说,往年最让他头疼的就是秸秆处理问题,现在打碎的秸秆留在地里还能提高肥力,根本就不用费时费力往外运,这对他们来说,真是一举多得。

进展>>>

推进机械化秸秆还田

昨天,记者从胶州市农机局获悉,今年夏收小麦收获之前,他们就发布了麦茬“禁烧令”,还利用当地媒体宣传焚烧秸秆的坏处,并利用巡逻车下乡宣传和张贴各种宣传材料。今年,他们还安排2000万元补贴资金,开展了机械化秸秆还田推进工程。

“秸秆露天焚烧直接导致大气污染,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焚烧秸秆时,导致空气中总悬浮颗粒数量明显升高,焚烧产生的浓烟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昨天,胶州市农机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外,露天焚烧秸秆带来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浓烟,导致能见度大幅下降,直接影响道路、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对交通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极易导致事故发生。而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不仅仅局限在环境上,还容易对土壤造成很大的危害。因为焚烧秸秆时产生高温,土壤里的大量有益微生物被烧死,造成土壤板结难耕,不利于下季农作物的耕种。 (记者 牟成梓通讯员 周焕锦 郭晓东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解救75只野生鸟,解救75只野生鸟

早报讯 为了谋利,一些摊贩从非法捕鸟者手中收购野生鸟,拿到花鸟市场上公开叫卖。昨天,记者从胶州市林业局获悉,前天,他们从胶州一个花鸟市场上查获多名非法售卖野生鸟的摊贩,现场将75只野生鸟解救了出...

胶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胶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秸秆还田地里不再见“狼烟”,秸秆还田地里不再见“狼烟”)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