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一划写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莱州路小学2005年定下这一校训,自那时起,依托书品和人品两个基石,将书法教学和品行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浓浓的翰墨书香中,为小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书法教学塑造良好品行
张建波是莱州路小学楷隶社团的负责老师,此外,他还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在他看来,中国的传统书法教学本身就有很强的德育内涵。他说,从历朝历代的书法家来看,“字如其人”的论断80%以上是符合实情的。指导孩子们学书习字时,他一直教导孩子,书法不是一门单纯的书写技艺,要把学写字和学做人统一起来。
张建波带着记者来到三楼的楷隶社团活动室,刚一开门,扑面而来的是墨汁的味道。“规规矩矩写字 堂堂正正做人”几个大字整齐地挂在墙壁上。张建波介绍,目前社团共有学生80多人,每周三下午安排两节课为社团活动时间。学校很重视和支持社团活动,社团用的笔墨纸砚,全部都是由学校提供。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书法教学,张建波认为这是国学之幸。不过由于经过文革浩劫,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专业书法老师太少,张建波又感到非常惋惜。
“立足学校之长,弘扬教师之长,培养学生之长。”在莱州路小学教学楼二楼的楼梯口,记者看到:这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几十个小黑板,每个小黑板都打上了方格,上有粉笔精心书写的古诗词。为了培养学生写一笔好字,学校要求每名教师写一笔好字,每周上交一幅粉笔板书作品,参与评选。
副校长纪春山介绍,学校每学期都会根据各班教师、学生参加书法比赛及平时习作成绩至少进行一次评选,从31个班级中评选出12个书法示范班。纪春山带着记者看了几个班门前的公示栏,每个上面都张贴有许多学生的书法作品,还有学生们自己办的书法报。虽然书法水平高低不等,有些还显得稚嫩,但看上去都工工整整,规范端庄,透过字里行间,小学生伏案攻书的身影仿佛浮现在眼前。
在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特长的同时,莱州路小学更是把书法教学延伸到了学生家里,积极推行“大手握小手,亲子共习字”活动。并且以此为依据,每年评选出50个左右的墨香家庭。
莱州路小学校长卜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阐述道:规规矩矩的习字态度和堂堂正正的人格修养,恰如国学教育和品行教育的两个基石;学校“一笔一划写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的校训,小中见大,从两个方面道出了学校教书育人的真谛。
“字如其人,立品为先。”莱州路小学一直坚持把品行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包括书法教育的始终。在学校走廊里,记者看到一块名为《书品和人品》的展板,讲述了蔡京由于人品差,书法造诣不被后人所承认,在“苏黄米蔡”的称谓中被蔡襄取代的故事。纪春山说,学校就是要通过类似典故,时刻告诫学生,人品比书品更重要,要学书,先学做人。
德育教育培养合格人才
纪春山的办公室里悬挂着一面崭新的的锦旗,上书“校师育德 拾金不昧”八个大字,送锦旗的是况秀珍女士。今年9月25日,况女士在买菜时不慎将钱包丢失。莱州路小学6年级3班的杨文先同学捡到后,想方设法交还到她手中,况女士特地送来锦旗以表谢意。纪春山告诉记者,每年学校都会涌现出一批像杨文先这样的拾金不昧好少年,学校都会进行表彰。仅2013年,学校就表彰了63名拾金不昧好少年。在德育教育方面,莱州路小学从来都是不遗余力,把品德教育落实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美德、社会实践等的方方面面。
纪春山介绍,近年来,学校积极组织开展了诸如清明节到烈士陵园扫墓、走进飞机场、观摩全国航模大赛等活动,让孩子们缅怀先烈事迹,继承和发扬优良革命传统,感受国家军事和科技的进步,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还在学校开展了“寻找党的足迹”、“扬帆起航,童心共筑中国梦”等思想大讨论活动,让学生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自己理解和解读中国梦,对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和核心价值观教育,做合格的接班人。
在莱州路小学教学楼三楼走廊里,记者看到有两个分别名为《感恩进行时》和《我是社区小雷锋》的展板,上面贴有几十张孩子们为家长捶背、按摩和在马路旁捡拾垃圾的照片,照片下面还有文字说明。纪春山说,引导学生参与的积极向上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开展品德教育的重要方式。除了“感恩进行时”和“我是社区小雷锋”活动外,学校还开展了“师恩难忘”、“我是环保小卫士”、“低碳环保从我做起”、“我与小树共成长”等许多其他活动,活动的目的都是引导学生从小继承德孝、勤俭的优良传统,培养节能环保的现代理念。
近年来,莱州路小学先后承担了全国创造教育现场会、全国艺术教育现场会、青岛市写字教学现场会,取得了青岛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青岛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创造教育先进集体等几十项荣誉,并被命名为中国书法传习基地、胶州市书法培训创作基地等。
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莱州路小学以书品和人品紧密结合的育人品牌正日益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刘民军)
新闻推荐
...
胶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胶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