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胶州新闻 > 正文

困难压不垮的铁骨硬汉 ———追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店村党委书记姜永福系列报道之二

来源:金胶州 2014-12-30 11:35   https://www.yybnet.net/

与村民贴心交流辛洁王惠

匆匆的,他走了,怀揣着对全村2000多父老乡亲的无比热爱和对未竟事业的深深眷恋,永远地走了…… 

连日来,胶东街道大店村村庄静谧、哀乐低回,村民们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中,与这位曾经和大家朝夕相处、同舟共济的村党委书记姜永福深痛惜别。 

斯人已去,音容宛在。在村民眼里,姜永福是“带头大哥”,常年奔波在村庄致富道路上,一刻也没有停歇;是“铁骨硬汉”,勇于担当,敢于碰硬,维护了村庄和谐稳定;是“拼命三郎”,拖着肺部高度纤维化的病躯,舍生忘死,鞠躬尽瘁。

一咬牙一跺脚挑起千斤重担

10年前的大店村,两委班子瘫痪,社会治安混乱,打架斗殴事件时有发生,村民生活没有安全感,村民上访不断。“当时我们村委会的桌子都被上访的村民给砸了,村里的喇叭也被激愤的村民拽了下来,我们几个村干部都不敢到村委会上班。”干了10多年村文书的姜均海告诉记者。 

当时村庄发展,亟待一位有魄力的“当家人”。由于村庄混乱,没有任何集体收入,甚至还拖欠着50多万元的外债,镇党委访遍了村里的党员干部,无人愿意接手。这种情况下,老书记姜善堂推荐了姜永福。他说,“这个烂摊子离了姜永福不中,但就怕他不干。”曾经干过水泥厂厂长、电刷厂厂长、店口皮鞋厂厂长的姜永福,大包干后自己成立了皮鞋加工厂,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没事就跟一帮票友在果园里拉二胡,日子过得异常乐呵。回村干书记,家里没一个人同意。但后来因为镇领导一句话,让好胜好强的姜永福接下了村支部书记这副担子。时任胶东镇副镇长的赵仕玉回忆,当时镇领导说,“老姜,你还是共产党员?你忍心让大店这个曾经的好村就这么一直乱下去?”因为这句话,姜永福一咬牙一跺脚,挑起了大店村支部书记这副担子。 

“我是党员,组织上让我挑这个大梁,是对我的信任,我就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姜永福说。作为土生土长的大店人,村里变成这个样子,姜永福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知道,乡镇领导找过不少人谈过话,但没人愿意蹚这趟浑水,既然干了,就要把这个书记干好。为了还清债务,让“村两委”这台久未正常运转的“老机器”重新启动起来,姜永福忍痛将自家果园和所承包企业先后转手,用所得资金来“救急”。

“如果为了钱,我就不干这书记了”

“咱村的沙场被外村的人给强占了,我们去要了好几次,都被他们打了回来。”“村里个别村民好酒惹事,经常耍酒疯,在村里骂骂咧咧,村民见了都绕道走,敢怒不敢言。”……在姜永福上任的第一次两委会上,村干部们你一言我一语,争相“吐露”村里的问题。姜永福在当书记前一直在企业忙活,对村里的事有所耳闻,但没想到如此棘手,一连几天,他都没合过几次眼儿。 

“沽河沙场的问题首当其冲,必须先解决了!”说干就干,姜永福带领村干部到沙场附近进行巡查,寻找解决之策,村干部们都被打怕了,一路上一直远远地跟在他身后。 

非法占有沙场的人听到了风声,开始软硬兼施。先是托人给姜永福送去20万元钱,希望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见到钱后,姜永福厉声说道:“如果为了钱,我就不干这个书记了,把钱拿回去,沙场是大店村的,必须无条件归还回来。”见软的不行,他们就开始来硬的。一日,姜永福接到一个陌生电话,“你是不是想吃‘花生米\’了。”电话那边威胁道。“你有胆量你就来,就算我死了,政府也会追授我烈士,我的家人也会得到照顾,而你必将得到法律的严惩。”对方见威胁不成,立刻挂了电话。 

“如果硬抢,势必会引发群体冲突,必须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姜永福这么思索着。他想到了沙场的主管部门大沽河管理处。随后的几天,他每天都去大沽河管理处反映情况,管理处负责人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非常重视,联系相关部门成立专案小组。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沽河沙场终于被夺了回来。“通过这件事,永福在百姓心里得到了认可,在村里树立了威信。”老书记姜善堂回忆说。

真心换真心混乱村变成稳定村

“村庄治理,要把真心放进去,人在里面,心也要在里面,只有心和村庄放到一块去,工作才能做的更好些!”姜永福生前经常这样说。上任伊始,大店村风气很差,村民们意见很大,姜永福决定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 

当时村集体无人管理,村里的200多亩果树被砍伐后,村民纷纷自行耕种,圈占土地的现象成为蔓延之势,亟需迅速整治。了解到这一情况,姜永福当机立断,决定:从这件事着手,改一改村里的不良风气。姜永福先找到圈地最多的3户村民谈话,“你们种地没有错,土地闲着也是闲着,以前的既往不咎,但是现在不行了,地是集体的,你们耕地的费用村里认着,但现在必须归还集体。”因为说话在理,方法公道,大家都能接受,占地户很快自觉地归还了土地。这件事,让村民对姜永福又高看一眼。 

根据村民反映,村民姜立经常酒后闹事,由于身体残疾,没有经济来源,也一直没娶上媳妇,心理失衡,经常借酒消愁。了解到这一情况,姜永福就经常去姜立家看他,同他聊天,帮他纾解心中的烦闷,以实际行动关心他。不仅如此,还帮他申请了低保,逢年过节就给他送米送面,后来,又把村里的鱼塘承包给他。承包了鱼塘后,姜立像换了个人一样,再也不喝酒闹事了,一有时间就到鱼塘边去看鱼,人也精神多了。“多亏了姜书记,以前没人管我,我觉得像是被社会遗忘了,所以就自暴自弃,现在我觉得生活太好了。”姜立动情地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姜永福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将一个远近闻名的混乱村变成了一个享誉全市的稳定村,他本人也先后被评为“青岛市劳动模范”“胶州市人大代表”等。

点燃村庄致富希望

村集体资产理顺了,村庄稳定了,村民致富成了姜永福最大的“挂心事儿”。 

一直以来,大店村就有口罩加工的传统,但由于小、散、乱,村民各自为战,制约了口罩产业做大做强。姜永福上任后,依托村里优势主持成立了村庄口罩协会,并和其他村干部凑了100万元。随后,姜永福召集全村父老,告诉大家:这100万将作为扶持村口罩产业发展的第一笔启动资金,有意从事口罩加工但又缺乏资金的村民可以用这笔钱购买机器设备,从事口罩加工,盈利后再将本金偿还给口罩协会。通过这种方式,大店村口罩加工有了源头活水,业户逐年大幅度增加,规模不断壮大。 

2008年,大店村口罩产业获得银行认可,给该村口罩加工业放贷4000万元。从那以后,大店村的口罩加工业户开始成几何级数增长,一跃发展到320多户,人均纯收入也从10年前的3000元增加到2013年的18000多元。2013年,大店村的口罩产量超过11亿只,产值超过10亿元,同年,被中国轻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口罩加工产业基地”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我市人口计生工作蝉联青岛市人口目标责任考核第一

2014年12月31日,青岛市2014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执行情况反馈会议在我市市级机关办公大楼召开。青岛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杨锡祥、基层指导处处长李红军来胶,对我市2014年度人口计...

胶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胶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校企携手共进共赢2015-01-06 02:45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困难压不垮的铁骨硬汉 ———追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店村党委书记姜永福系列报道之二)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