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看看我们的宣传单页,帮您识别非法金融,拒绝非法集资。”“原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存在这么多隐患啊,以后还真不能信了。”连日来,在我市各村、社区、大集上、市场上都能看到银行机构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的身影。
为全面普及现代金融知识,帮助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理财观、融资观和信用观,为我市金融业健康发展和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我市自7月份开始,开展为期一年的“银行连村”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广覆盖、多形式,确保宣传到位。此次“银行连村”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涵盖辖区内24家银行机构以及12个镇办的811个行政村和社区,并与我市正在开展的镇(办)和金融机构双向交流锻炼活动有机结合,通过摆放宣传展板、发放《胶州市金融便民服务手册》、开展现场咨询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为广大群众提供金融知识咨询服务。11月底以来,相关工作人员放弃周末休息的时间,下乡入户进行集中宣传。与此同时,市领导带领市金融办、人民银行、银监办现场观摩、督导,确保宣传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贴实际、重普及,契合群众所需。“前期通过调研走访,我们确定了货币信贷知识、信用知识、银行卡知识、反假货币知识、理财知识、打击非法金融知识、担保知识等7大类群众急需的金融知识咨询服务。”市金融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更好地将金融知识送下乡,送到群众手中,市金融办建立了联络机制,每个单位确定了一名联络人,及时反馈有关问题和传达宣传普及要求,发挥好桥梁作用。并建立督查机制,定时对各单位宣传普及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督查,督导督查结果将纳入金融工作年终考核。
铺身子、接地气,凸显活动实效。“看了这些金融知识的宣传展板,对俺以后防范非法集资很有帮助。”九龙街道办事处南辛庄村村民王美秀边看展板边询问银行工作人员怎样才算非法集资。镇办和银行机构工作人员通过深入市井坊间,深入田间地头,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将金融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目前,全市已面向基层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87场,播放宣传片130余次,接受群众咨询1400人次,发放宣传材料2万余份,有力提升了群众金融知识水平,增强了安全消费和依法维权意识。
(王惠 李增华)
相关链接
你知道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经常都是打着哪些幌子进行的吗?
非法集资活动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其方式、方法也在不停地变换花样。
当前,非法集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借用种植、养殖、项目开发、庄园开发、生态环保等名义非法集资。
二是以变相发行股票、债券、彩票、债权凭证等形式非法集资。
三是通过入股分红、认领股份进行非法集资。
四是通过办理会员卡、会员证、优惠卡、消费卡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五是以商品销售与返租、回购与转让、发展会员、商家加盟、传销与“快速积分法”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六是利用民间的“会”、“社”等组织进行非法集资。
七是利用现代电子网络技术构造的“虚拟”产品,如“电子商铺”、“电子百货”投资委托经营、到期回购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八是对物业、地产等资产进行等份分割,通过出售其份额的处置权进行高息集资。
九是以签订商品经销等经济合同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十是利用传销或秘密串联的形式非法集资。
新闻推荐
...
胶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胶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