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一为工作中的刘发胜他,1966年出生,1985年参加工作,参加工作近30年间,为了做好电力供应工作,曾经一鼓作气带领职工连续奋战18小时,演绎了月光交响曲;为尽快完成富士康项目,他在20天内完成近3公里35千伏线路的架设;为了解决小窑、石龙等小学的用电难题,他利用休息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送电……
他所带领的供电所先后获得“青岛市文明单位”、“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班组”、“农网改造升级先进集体”、“山东电力综合标杆”等荣誉称号,本人也被评为“平安胶州建设先进个人”、“优秀党员”,多次被市公司评为“先进生产者”和“优秀供电所长”,他就是李哥庄供电所所长刘发胜。
连续奋战感动一方
笔者见到刘所长时,他正在小窑村检查供电情况。提起刘所长,在场的村民无人不流露出对他的钦佩和认可。曾经有一件事让小窑村村民永远记住了这个工作踏实认真,为人实实在在的所长。时光追回到2011年11月,小城镇供电模式改造到小窑区域时,面对的是5千多米、20多基电杆的大工程,按原计划需要停电一周才能完成,但考虑到小窑作为全国著名的制帽基地,会涉及到近百家的制帽企业和6000多户居民的用电,长时间的停电肯定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和居民的正常生活。为此,刘发胜带领职工多次到现场进行勘察,并上报上级部门讨论制定施工计划,经过多次勘察和研究,最终决定在一天内完成施工改造,人员不足向临近供电所和其他部门借调,时间不足就从早晨5点进入施工现场,最终在当天晚上11点顺利完成了改造任务,减少了80%的停电时间。
一如既往执着坚守
刘发胜常说“群众用电的事就是我们最大的事”。为了用户联系方便,刘发胜总是随时给客户留下联系卡,告诉他们“我的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可以打电话”,工作再忙,只要接到了客户的需求电话他总是第一时间安排解决。2012年8月深夜,刘发胜接到了陈家埠子养虾场的电话,“停电了,再不来电的话70多万元的虾可就全完了!”放下电话,刘发胜马上带领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发现是电缆坏了,已近凌晨哪里有电缆能买啊?刘发胜一面安慰焦急的客户,一面联系借调发电机,最终及时用发电机给虾场供上了电,第二天又协助客户完成了电缆的更换工作。客户握着刘发胜的手激动地说:“刘所长,您救了这些虾就等于救了我的全家啊!”他拿出满满的一桶虾要送给供电所,却被刘发胜婉言谢绝了。
点亮每盏灯照亮每个人
为了不漏下一个需要用电的人,每次有改造工程,刘发胜都亲自带队到现场勘察,特别是一些远离村庄的用户他都要走一遍。在勘察中他发现东小埠村北部十几户养殖户,因为所处位置偏僻,供电线路较远,又使用的地埋电缆,多年来只能用个普通的灯泡照明,很多家用电器根本不能用,更不用说粉碎、排灌等生产中使用的电机了,只能使用既耗力、耗钱又费时间的柴油机。刘发胜发现了这一问题后,详细制定了改造计划,为这些用户架设了新的线路。养殖户王正山逢人就说:“我的那台老柴油机终于可以淘汰了!是供电公司让我们过上了电气化的生活。”
生活中的刘发胜一心一意,视员工为亲人,工作中的他,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他的带领下,2011年李哥庄镇争取到胶州市唯一的小城镇供电模式乡镇,按城镇标准进行所辖的中低压线路改造工作,截至2013年已全部完成变电站和所辖线路的改造升级工作,新的线路规划能满足李哥庄镇近20年的经济发展需求。刘发胜用自己的热心、细心、耐心、爱心描绘着电力彩虹,点亮了百姓生活,真诚诠释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王哲)
新闻推荐
《金胶州》“新华书店杯”“让读书成为生活常态”全民读书有奖征文大赛获奖名单
...
胶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胶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