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胶州新闻 > 正文

敬老志愿者 送医到炕头,敬老志愿者 送医到炕头

来源:青岛早报 2015-02-05 01:16   https://www.yybnet.net/

“高压210、低压90,高压200、低压90,高压190、低压80……”打开下乡义诊的测血压记录,卫计委派出的4名医疗专家为胶州市胶西镇西匡家庄村的老人们担心,前来接受义诊的40多名老人中,几乎所有人血压都很高,甚至有人此前已经出现过晕厥现象,但村里的留守老人们不愿意给孩子添麻烦,他们全都选择了忍耐。相比城市里的老年人,住在农村的大爷大妈们寻医看病的机会更少。昨天早报敬老精英团队与青岛市老干部局,市老干部志愿者协会组织的迎新春敬老活动走进胶州农村,医疗专家来到老人的炕头上,为老年人看病的同时,也宣传了健康用药知识。

敬老活动扩展到农村

早报敬老精英团队组织的爱心敬老活动在春节前掀起小高潮,为了将健康和快乐送给最需要的老人,昨天早报敬老精英团队和青岛市老干部局、市老干部志愿者协会组织的医疗敬老专家团走出市区,前往胶州市胶西镇西匡家庄村,开展迎新春走访慰问帮扶农村老人活动。除了上午在村委会活动室内为前来看病的老人义诊,医疗专家志愿者还走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帮助老人检查身体,在春节前及时排除健康隐患。青岛市老干部局的工作人员还给30名留守老人和家庭困难的老人送上了总价值1.5万元的慰问金和慰问品,送上了一些志愿者书法家亲手书写的春联。市委老干部局的刘处长告诉记者,西匡家庄村是市委老干部局帮扶村,他自己就是该村的第一名第一书记,村里有330多名村民,其中老人就有80多名,很多老人的儿女在外面打工,全靠他们自己在地里干活,平时他们舍不得去医院,生病了最多也就是到附近的镇卫生院去拿点药吃,这些老人确实需要专家帮忙看看病。

医疗专家进村为老人义诊

“为了给农村的老年人做这次义诊,我们特意从岛城多家医院优中选优,根据农村老年人腰腿痛、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常见病,请了骨科、心脑血管病科和内分泌的资深专家为老人检查。”市卫计委老干部处的张处长告诉记者,其中来自齐鲁医院的骨科专家张丙磊主任从事脊柱外科工作已30年。在脊柱脊髓损伤、脊柱畸形矫正、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慢性腰腿痛等方面有较深造诣。青岛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脑血管专家张晓梅主任连续三届评为青岛中西医结合优秀人才,山东省三八红旗手,青岛市劳动模范。海慈医院内分泌科的孙守芳主治医师也是医院骨干,而且非常有爱心,曾经多次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第八人民医院护士张菁华也是从医院优中选优选出来的精英,主要负责给老人测量血压,并制作老人的健康档案。

看病老人挤满诊室

昨天清晨7时,记者和市卫计委老干部志愿者服务队的4名资深医疗专家志愿者就早早出发,乘车两个多小时来到胶西镇西匡家庄村。村里的条件非常有限,医疗专家只能在村委会的活动室里为老人们义诊,活动室里没有暖气,只能靠一个“小太阳”取暖,但村委的广播一响,听说市区大医院的专家来村里给老人义诊,老人们喊着邻居扶着亲戚全都来了,很快就把活动室给挤满了。专家刚刚赶到,义诊还没开始,就有两名老人在村委会等待。“在地里干活时不觉得,但站时间长了,老觉得大腿这发麻。”老人说。骨科专家张丙磊仔细按着老人的腰部和背部,发现老人的腰椎存在病变,他提醒老人要少干一些重体力活。记者看到很多来看病的老人都有腰腿疼痛或者胳膊疼的毛病,骨科专家张丙磊主任告诉记者,这主要是积劳成疾,村里的年轻人出去打工了,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仍然需要在地里辛苦劳作,造成老人的腰部和关节受损,有些老人关节受损严重。

活动进行了不到半个小时,记者看到义诊室里已经挤满了老人,其中年龄最大的是村里92岁的老寿星。张菁华忙着为村里的老人量血压查体,心脑血管专家张晓梅给老人听诊,并看老人带来的心电图。内分泌科医师孙守芳在看诊的同时,还指导老人如何健康生活。一上午,志愿者医生为村里40多名老人做了查体,也发现了很多老人身上存在的健康隐患。

炕头边给留守老人义诊

记者从村委工作人员处了解到,村里还有几名留守老人因为行动不方便,不能到活动中心来找专家看病,海慈医院内分泌科的孙守芳主治医师和第八人民医院护士张菁华带着检查设备,跟记者一起前往老人家里给老人义诊。住在红砖房子里74岁的孙仁光老人和老伴都双目失明,白天只是隐约有点光感,晚上就彻底看不见了。孙守芳医师给老人检查后连称可惜,老人的眼睛只是白内障,本来只要小手术就能治疗好,可老人因为求医不方便,一拖再拖,到现在白内障老化已经没法做手术了。老两口的血压都很高,孙守芳医师称,老人除了服用降压药,还应该至少每周测一次血压,可村里测血压都找不到地方。

第二户留守老人于凤洲老人今年80多岁了,他的老伴有病刚刚出院,于大爷的身体也不是很好,老两口的孩子不在身边,平时看病也很不方便。医护人员在老人的炕头上给两名老人测了血压,发现两名老人的血压都偏高,需要到综合大医院去做详细检查。但老人表示只能等孩子有时间回来再说。

专家:别把降压药当止疼片来吃

“我给40多名老人测了一上午的血压,发现老人们的血压都特别高,只有一名老人的血压在正常值内。”医疗志愿者张菁华称,在市区内的老年人,血压到达160或者180,就已经觉得非常高了,甚至要住院治疗了,但在西匡家庄村里,血压在160以上的老人就占了一半以上,其中有两名老年人的血压都超过了200,这对老年人来说非常危险,可能出现中风、心梗和冠心病,很可能有生命危险,需要立即住院治疗。但很多农村的老年人对此并不在乎。其中一名高压200的留守老人此前曾经在地里干活时多次晕厥,他也知道自己有高血压和冠心病,但却一直硬挺着,不肯去医院诊治。孙守芳医师给这名老人开了4种药,让他坚持服用。“我们在给老人开药方时注意到了老人的承受能力,选择的都是价格便宜又有效的药物。”张晓梅主任告诉老人,这种降压药一瓶两三元钱,能吃上一个月,让老人每天坚持服药。

当了解到很多有高血压的老人把降压药当成止疼片吃,感觉血压高了就吃上一阵,在药力作用下,血压降下来了,他们就不吃了。张晓梅特别提醒,这种服药的不好习惯比高血压本身还可怕,会造成病人的血压在短时间内剧烈变化,可能会导致心脑血管破裂。有高血压的老人一定要有长期服药甚至终身服药的意识,降压药和降糖药要遵照医嘱坚持吃。

老人:不仅看了病还学会咋吃药

“正规大医院的大夫水平就是高,不仅能很快找出我们的病因,还能给我明确的治疗方案,并且还教给我们怎么吃药。”74岁的张大妈告诉记者,平常都是在家种地过日子,除了逛逛集很少出村,通常自己有些小病小灾,也不会去医院看。“一般不舒服,我就多喝水,腰疼就买个膏药贴贴,真是不想去医院。”张大妈觉得医疗专家志愿者的到来,也提高了自己的保健意识,在医生的叮嘱下,她也相信自己会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

“这种活动不仅给老人提供了健康服务,也让他们的健康意识有了很大的转变。”西匡家庄村委工作人员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能享受到的医疗水平也越来越好,可是有些村民经常不把疾病当回事,也没有及时就医的好习惯,很多病都被耽误了。这次农村的老人们能跟市区的老人们一样,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老人们都满心感激,他们盼着早报敬老精英团队的医疗专家志愿者队伍能够越来越壮大,能再次到农村为更多的老年人服务。

早报敬老精英团队等你加入

早报敬老精英团队成立以来,已经给老年人组织了21次的爱心敬老活动,敬老志愿者也达到了340多名,其中包括加盟的企事业单位,还有很多有专长的志愿者,他们能够为老人提供医疗、法律、心理辅导、文化娱乐等多方面的专业服务。下周早报将开展春节前的最后一次爱心敬老服务,在新的一年里,早报敬老精英团队将继续秉承 “爱老、敬老”的宗旨,继续组织社会专业爱心人士,为岛城的老年人服务。如果您有一技之长,愿意为老年人服务,请拨打早报热线82888000报名参与。

本版撰稿摄影记者 黄飞 杨博文

新闻推荐

西海岸影城胶州店木星上行狼图腾钟馗伏魔雪妖魔灵天将

西海岸影城胶州店3D 《木星上行》09:50、12:10、14:30、16:50、19:10;3D 《狼图腾》19:30、10:30、12:50、15:05、17:25、19:50;3D 《钟馗伏魔:雪妖魔灵》09:20、11:30、21:00;3D 《天将雄师》13:45...

胶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胶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敬老志愿者 送医到炕头,敬老志愿者 送医到炕头)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