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实现就业和创业是改善其生活状况,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为保护和促进残疾人平等就业权利的实施,市残联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把残疾人就业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多形式、多渠道促进残疾人就业和创业。目前,全市已实现残疾人就业和自主创业3600多人。
抓好培训 增强残疾人就业技能
“受身体状况和受教育程度”的限制,残疾人与健全人相比在就业安置上存在更多困难和问题,只有通过学习培训,让他们学到一技之长,才有就业基础和优势。市残联工作人员表示,为使残疾人更好更多地实现就业,而且就业后能在工作岗位上干得好,顶得住。市残联积极开展了残疾人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联合师资力量雄厚的翠华培训学校,多次为残疾人开展了推拿按摩、计算机操作、装裱画、茶艺、面点制作等实用技术培训课目,使近百名残疾人参加了培训,其中有6名学习***的残疾人免费参加了高级培训,学业完成后,自己支起门头办起了***所,让生活有了稳定的收入。
注重服务 优化残疾人就业平台
对培训后有就业创业愿望的残疾人,市残联采取扶上马再送一程的办法,帮助制定发展方案,录入残疾人就业服务信息平台,给予资金扶持,定期督促检查。对开办盲人***所的视力残疾人给予优惠帮扶,办理了各类证照、达到行业管理标准的,首次开业的视力残疾人,每户一次性给予6000元个体就业扶持金,达标经营的业户第二年再给予2000元奖励金。盲人朱继梅等参加市残联组织的盲人按摩培训后,在本村开办了盲人按摩店,生意红火。不仅为村民解除了病痛,而且也实现了自食其力,解决了家庭的生活问题。目前全市已有16名视力残疾人开办了盲人***所。对自主创业缺乏启动资金的残疾人,市残联积极向上争取个体扶持资金,对首次从事个体经营,并且符合自谋职业扶持条件的登记失业的残疾人,在经营期限内给予6000元的经营补贴,主要用于残疾人经营场所租赁、扩大经营规模等。目前我市已拨付200多万元资金扶持400多名残疾人进行自主创业。
同时,对具有本市户口的残疾人,从事个体创业经营、办理营业执照,年收入低于上年度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参加了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的城镇残疾人,按照社会保险最低缴费标准给予残疾人50%的保险缴费补贴。全市已有16名城镇户口残疾人连续多年领取3000多元的补贴。
重点扶持 鼓励创办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
“在这里干活,我每月又增加了一份收入,离家不远,家里的农活也耽误不了,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对我们残疾人来说真是一件好事。”这是在洋河果然鲜扶贫基地干活的残疾人刘学岐对残联工作人员说的一番话。为提高残疾人生活收入,市残联先后从符合创建基地的企业中筛选出了3家做为青岛市级扶贫基地、4家做为胶州市级扶贫基地,共安置残疾人就业186名,辐射带动周边残疾人300多名,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他们的家庭负担,充分发挥了扶贫基地带动残疾人脱贫致富的辐射带动作用,达到了改善残疾人基本生活状况、扶助残疾人共同奔小康的目标。
加强执法 促进残疾人就业安置
近年来,我市以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为突破口,全力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通过加大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工作力度,对安排残疾人就业没有达到1.5%比例的单位,加大政策宣传和保障收缴力度,促进残疾人就业。去年,市残联协调各用人单位新分散安排116名残疾人就业,用人单位与残疾人签订了用工合同,缴纳了各种保险。同时,加强残疾人集中就业工作力度,我们积极配合民政局、劳动局、国税局、地税局等相关单位,提高福利企业安置残疾人力度,目前已累计集中安置残疾人800多名,福利企业残疾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比以前有大幅度提高。
(姜政起)
新闻推荐
...
胶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胶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