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胶州新闻 > 正文

区域性航空枢纽 高端临空产业基地 对外开放引领区 生态智慧空港城临空经济:胶州抢占先机走在前列的新引擎

来源:金胶州 2016-11-16 00:00   https://www.yybnet.net/

任献文

“临空经济示范区,是依托航空枢纽和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集聚发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先进服务业而形成的特殊经济区域,是民航业与区域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重要载体。”

——摘自2015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航局联合印发的《关于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

11月14日,青岛市政府印发实施《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总体方案》,明确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核心区位于胶州市域,规划面积139平方公里。这一“国字号”新平台,既赋予胶州顺应大势、创先发展的全新使命,又为胶州转型创新、走在前列开启强力新引擎。

在当天举行的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友玉就创建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决策、谋划、进展等进行了说明。

决策:打造青岛第四大发展平台

青岛市委、市政府在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确定选址的同时,即超前提出同步规划建设临空经济区的战略部署。2015年6月,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开工奠基;同年8月,青岛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胶州市人民政府等单位积极参与,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上报了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总体方案。

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在论证会上明确提出:“要重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将制定临空经济区相关规划当成大事来抓,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积极寻标对标,不断深化细化,切实把规划制定好、落实好。”在青岛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体会议上,再次明确提出“要高起点规划发展航空城和临空经济区,将其打造成为青岛市第四大发展平台”。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起要求,“积极推进新机场建设,同步推进综合交通体系和临空经济区建设,着力打造一流的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

谋划:与机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胶州市委、市政府在青岛新机场确定选址之际,就在青岛市发展改革委、交通委、规划局等部门大力支持下,超前展开了相关规划研究。在积极推进《临空经济区概念性总体规划》等相关基础性、战略性研究基础上,于2015年1月,聘请同济大学、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青岛市规划院启动《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2010-2030)》及防洪排涝、综合交通、市政基础设施3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包括核心区和北区两部分,核心区位于胶州市,规划面积139平方公里。按照“核心引领、轴带贯通、组团发展”的思路,初步构筑起“一核五区一带”的空间发展格局。同时,根据青岛市要求,我市市委、市政府正在对新机场远景发展用地、功能和配套设施布局等进行调整,组织胶州北站片区控规和站前大道城市设计编制工作,计划对站前大道按双向14车道进行升级改造,在道路中央规划轻轨,超前做好远景规划的空间预留。

进展:担当“三中心一基地”的强有力支撑

胶州市委、市政府把服务胶东国际机场建设、推动临空经济示范区创建作为全市一号工程,努力在青岛市城市国际化战略实施中和“三中心一基地”建设中担当强有力的发展支撑。突出胶州速度,全方位保障机场工程建设。去年,胶州仅用7天时间完成机场建设一期红线内10个村庄整体搬迁。目前,机场一期施工作业面全部清出,土地移交顺利完成。计划2017年元旦前后完成二期征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立体化搭建综合交通系统。胶州市举全市之力积极协同机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目前“两高两铁”、地铁8号线等机场交通配套工程已全面启动。多式联运方面,依托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胶州湾国际物流园及胶东国际机场航空物流体系,加快构建海陆空铁多式联运枢纽。基础设施配套方面,改建胶州北站,由原来2台4线增至3台9线,站房面积增至1万平米。发挥本土优势,多领域促进产业项目聚集。紧紧围绕“三中心一基地”建设,重点开展临空经济示范区启动区建设。

下步,我市将进一步优环境、聚人才、落项目,重点推进航空指向性强的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等关联产业集聚发展,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打造空港胶州、青岛新区,加快建成欧亚大通道多式联运中心、东北亚航运航空枢纽、青岛市乃至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

张友玉答记者问

记者:张市长您好,刚才听了您的介绍,我们感到很振奋。近五年,我国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型枢纽机场所在区域的经济增长率平均值普遍高出所在城市GDP增长率,全国各地已经认识到建设空港城市的战略意义。目前全国已有60多个城市规划了空港城市或临空经济区,普遍定位为本地区未来发展的增长极或新引擎。北京顺义临空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都成为全国临空经济区学习的对象,您认为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的优势在哪里?

张友玉:据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统计,目前全国确实有五六十个城市规划了空港城市或临空经济区。这几天我们刚刚经历了“双十一”,感受到了快递业的迅猛发展,这其实就是速度时代、速度经济的真实写照。如果说我们优势:

第一条优势就是顺应了速度时代、速度经济发展的大势。围绕速度的保障和提升,国家民航局在编的《通用机场布局规划》中提出,到2030年全国通用机场总量将超过2000个,未来15年有望新建1600个通用机场。同时,中枢辐射式航线结构也将成为大势所趋,包括香港机场在内,全国已有11个4F级机场;包括胶东国际机场在内,全国尚有6个4F级机场在建。据国际航空电讯集团市场研究分析,预计到2030年,全球航空旅客人数将在现有约60多亿人次基础上再翻一番。尤其我国已实现与93个国家免签、与36个国家或地区落地签,预计到2020年出国人数将达到1.15亿。以上就是大势,顺应大势的目的在于抢占发展先机,这就是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努力做的工作。

第二条优势就是青岛机场旅客运量的迅猛增长。1982年,位于流亭的民航青岛站建站复航,30多年来航线从4条增长到140余条,年旅客吞吐量从5000人次发展到1800万人次,预计2016年青岛机场旅客吞吐量接近甚至超过2000万人次,航空运输量占据全省半壁江山,成为山东半岛地区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面向日韩的重要国际门户机场。目前,胶东国际机场在已直通14个国际地区和城市基础上,不断开拓欧美澳等洲际航线,加密日韩航线,并辐射半岛区域及苏北支线机场,其一小时地面交通通达区域覆盖人口规模超1亿,青岛蓝色硅谷、红岛经济区、西海岸新区所承载的中高端产业和科技创新人群,也将大大增加航空偏好型需求。预计2020年客货吞吐量都将保持现有加速度继续大幅增长,未来20-30年旅客吞吐量达到5500万乃至6000万规模完全有可能。据美国研究机构对美国91个机场核算发现,乘客数量增长10%,就业增长1%。机场带来的不仅是运力,更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更优质的就业岗位。

第三条优势就是青岛市在全国的战略地位。我非常赞同青岛市委党校程国有老师对青岛建设特大型国际化大都市的分析,“中国沿海已经有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个国际化大都市分布区域,从均衡布局国际化大都市角度,在它们之间的地理中点附近选择适合的城市作为未来国际化大都市,其最佳城市只能是青岛和厦门。今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的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国家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性质,凸显了青岛在国家与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第四条优势是胶州在大青岛战略布局中的综合枢纽地位。目前,胶州市已有国家级开发区、物流示范园区、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和临空经济示范区四个国家级发展平台,可在辖区内方便快捷高效地实现海运、空运与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多式联运,是青岛市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双点”城市的“点”位之所在。正如美国达拉斯·沃斯堡机场将达拉斯和沃斯堡这两座城市联接一起,成为过去十几年中美国发展速度最快、拥有600万人口(相当于美国人口的1/50)、年运送大约6000万乘客(相当于美国人口的1/5)的最大都市群,胶东国际机场也必将联接青岛、黄岛、红岛“三城”加速融为一体,并拉动胶州全域融入海湾型都市区整体发展。

新闻推荐

我市与日本新东工业株式会社签订友好交流协议

11月11日,我市与日本新东工业株式会社友好交流协议签约仪式在市级机关办公大楼举行,副市长李宝帅出席仪式。李宝帅对青岛新东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胶州市日本人会会长武田裕之一行的到来表示欢...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区域性航空枢纽 高端临空产业基地 对外开放引领区 生态智慧空港城临空经济:胶州抢占先机走在前列的新引擎)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