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胶州新闻 > 正文

胶莱镇冷家庄村村民王兆林、侯美娥——耄耋夫妇照顾瘫儿六十载

来源:金胶州 2016-12-01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六十年前,胶莱镇冷家庄村的王兆林、侯美娥小两口兴高采烈的迎来了他们小家庭的新成员——儿子王培海,激动地心情还没平复,孩子的父亲就发觉孩子有点不对劲,“手和脚不怎么动,脖子也没什么劲,头老是东摆西摆的。”王兆林赶紧找来了村里的赤脚医生,医生看了看孩子说是天生的婴儿瘫,这个消息像个炸弹一样把王兆林夫妇对未来美好的憧憬炸得粉碎。

“我当时整天在家掉眼泪,不知道该怎么办,幸亏他爸比较坚强,跟我说既然有了这个孩子,就得照顾好他,尽咱们最大的力。”母亲侯美娥说,“他爸当时在村里是保健员,那时大夫很少,药物也不多,只能将就着给他治。”

王培海不会说话,胳膊僵直,双手只有左手小拇指能动,洗脸刷牙、吃饭、大小便通通都要母亲手把手的伺候,家里的经济来源全靠王兆林一人打工,日子过得很紧巴。一晃十二年,在夫妻俩的悉心照料下,儿子也有了可喜的进步,一直躺在床上的王培海终于能坐起来了。王兆林回忆道:“那天特别高兴,看着他坐在床上,盯着窗外看,我觉得付出多少都值得,我也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他下床走路。”于是,王兆林和老伴带着王培海到处寻医治病,试过针灸、按摩、吃药、打针,为此侯美娥还专门跟大夫学了一套按摩手法,每天抽出时间给儿子揉腿。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王培海十三岁的时候,他终于能下床了,虽然走的歪歪扭扭还经常摔倒,但对于王兆林夫妇来说,这已经是十分大的惊喜了。王兆林说:“会走之后,他明显的心情变好了,每天上街溜达,看着他高兴,俺俩心里也舒坦。”

由于王培海的身体原因,学校里不收他,但是他很聪明,父亲王兆林抽时间给他读报、讲故事。“知道他不会说不会写,但是希望他心地善良,做个好人。”

在这对善良朴实的夫妇言传身教下,王培海养成了乐于助人的好习惯,谁家小孩跌倒了,谁家老人需要扶一把,王培海都主动上前帮忙,街坊邻里都夸奖他。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培海也知道要替父母分担家务。王兆林教会了他放牛,可是,第一天就出了事。傍晚回家的路上,王培海牵着牛不会躲车,被撞翻在路边,幸亏村里人看到了,王兆林赶紧带着儿子去医院检查,王培海不会说,医生也不知道他哪里疼,开了点消炎药就让他回家了,可是回家之后,王培海老是指着自己的腰,母亲不放心,就又带他去医院拍片检查,一拍片才发现原来是断了三根肋骨。“陪床期间,他什么也吃不下,吃什么吐什么,瘦的皮包骨头,都担心他过不了这关,医院让我们回家,我和他爸把他接回家,什么都不干,就守着伺候他,慢慢的就有了好转,我觉得他也是舍不得离开我们,咬牙挺下来了。”侯美娥心疼的说。

两位老人年纪越来越大,照顾儿子的时候也越来越力不从心。王兆林的大女儿告诉我们:“我爸和我妈也浑身是病,一个有心脏病,一个有气管炎,我们几个姊妹也都成了家,没法天天照顾,替不了他们,很心疼老两口,一年里,他们仨轮流着住院,每天吃药比吃饭还及时,我们也是尽力能帮就帮,爸妈这些年确实太不容易。”

现在的王培海已经六十岁,王兆林、侯美娥两位老人也都八十多岁了。平时种地能有点收入,镇里也早给办了低保,四个闺女帮衬着,日子过得也不算太紧巴,老两口很乐观,王兆林说:“我们也算是经历了大风大浪的,日子再难也没觉得苦,希望我们这一家子都能健康平安的过下去。”

(陈明)

新闻推荐

柏兰光彩小学亲和教育促学校品质提升

桃园授课这里是生活的家园、这里是学习的乐土、这里是成才的摇篮,这里是梦开始的地方!几度耕耘,几多收获,市柏兰光彩小学的师生们,凭着韧劲和执着,在亲和教育的大舞台上,演绎人生,光彩飞扬!校风仁厚尚学勤...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胶莱镇冷家庄村村民王兆林、侯美娥——耄耋夫妇照顾瘫儿六十载)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