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管道焊接施工现场叶婷 苏伟 郭晓玲 刘学强/文 赵雅楠/摄
一条条渠道蜿蜒延伸,一股股清水流进千家,一项项水利工程热火朝天……走进我市的城区乡镇,处处都能感受到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重要的民生福祉。年,市水利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兴水利民为抓手,通过精准部署抗旱防汛、扎实推进民生水利工程建设、加强水生态建设等一系列举措,实现了保水、兴水、管水“三水共治”,用实际行动谱写出一曲曲动人心弦的“水之歌”。
打通“最后一公里”清水流进千万家
伴着冬日暖阳,胶莱镇杨李庄村李大哥一家,正在忙活着晌午饭,院子里自来水水龙头传出的哗哗声很是吸引人。提到自来水,李大哥打开了话匣子,“我们村的自来水管道是今年水利局帮着建的,现在一整天都有水喝。原先我们村管道不好,到处漏水,没办法得两三天放水一次,有时还接不到水,现在只要打开水龙头水就哗哗的往外蹿。现在水质也比以前好多了,以前村里的自来水”懒“,很少有人喝自来水,大多数都买大桶水,现在的自来水甜,煮饭、泡茶都没问题。我们现在可以和城里人一样,在家打开水龙头就可以喝上自来水,方便多了,也放心多了。”
据悉,年我市投资万元,实施了第一批个村庄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工程涉及我市李哥庄镇、胶西镇、胶莱镇、胶东办事处和九龙办事处的个村庄户居民、人。工程主要内容就是更换村庄内部自来水管网。投资万元,为我市座集中供水厂添建水厂水质化验室,使之具备日常常规9项检测能力,目前已全部完工,保证了出厂水的安全,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年,市水利局计划再接再厉,投资1.4亿元,对我市个镇办个村庄进行村内自来水管道建设,切实解决规模化供水工程入户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农户用上高标水
节水丰收两不误
当前,正是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黄金时期。在铺集镇高标准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区,施工人员正在寒风中紧张施工,打机井,维修平塘,铺地下管道,布设出水栓,挖掘机、吊车机、打井机机声隆隆……众多现代化农田水利设施平添于广袤的田野,“小农水”如甘露般滋润着农民的心田。
“这个工程完工以后,我家的小柴油喷灌机就再也用不上了。”在施工现场不远处察看小麦长势的牛沟村村民老李乐呵呵地说,“自家种了几亩地,以前用柴油机浇一亩地光柴油就花多块钱,还得两个人一起忙活,一个看着喷灌机、一个拽管子。现在听水利局的技术人员说,以后用这个节水灌溉工程浇一亩地成本也就五六块钱,真是为我们农民省钱还省事儿。”
年我市抢抓机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投资万元,在铺集镇殷家庄等区域发展高标准节水灌溉面积亩,工程建成后使项目区农田灌溉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随着灌溉用水量、灌水时间减少和灌溉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耗油量、用电量、劳动强度和灌溉用工量相应降低,增加了农民的积极性,优化了种植业结构,增加了农民和集体的收入。同时,田间肥力得到保护,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
在大力发展高标准节水灌溉的同时,今年我市投资万元,对铺集、洋河、里岔、胶莱等个镇办的处平塘、塘坝、大口井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维修建设,工程完成后可增加蓄水量万方,改善灌溉面积亩。
通过农田水利工程的实施,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变、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项目区群众的用水观念和节水意识明显增强,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留得住清水
记得住乡愁
冬日的晌午,家住胶北街道办事处和睦屯村李彦禄老人,喜欢到家附近的十米河边散步晒太阳。年近七旬的他一直住在十米河边,对这条河的每一点变化都看在眼里。“这个河原来可不是这样的,里面淤泥深的地方足足有两米,堤防也矮,大水能漫过堤防把附近的农田给淹了,漫水桥是七十年代修建的,一有大水就不能出门;你看看,现在好了,不能走的桥都给弄好了,不仅现在河面变宽了,堤防变高了,而且桥也给新修了,现在再也不担心农田被淹和出行问题了。”老人手指着整修后的河道满脸高兴,“政府把十米河整治得这么好,真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李彦禄老人所说的十米河正是被列入今年的重点县二期河道治理工程的四段河道之一。
年为消除河道防洪安全隐患,保障河道行洪安全,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市水利局以工程建设为抓手,争取上级资金1.7亿元,扎实推进我市墨水河、洋河、胶河、十米河等6条乡镇河道治理工程,治理长度.5公里,通过河槽清淤疏浚、加固堤防等,把工程打造成强基础、惠民生、防灾害的民生工程,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工程全部于月底完成工程主体建设任务。
针对工程项目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市水利局在建设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确保工程有序进行。
一是优化工程管理。首次将建设项目下放到镇办,使镇办担负起工程建设的主体责任,明确镇办作为建设单位,落实责任,由各镇办负责清障、工程招投标、建设实施与管理、验收等各项工作,市水利局负责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等工作。二是强化工程监督。做好工程全过程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等工作,落实责任人,做好工程监督检查,每天一调度,调度施工现场进度、机械和人员,加强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管理,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三是落实工程资金。积极争取中央和青岛财政补助资金,落实胶州市级配套资金,保障了工程顺利实施。
通过治理,河道防洪标准由原来的不足年一遇,提高到年一遇,可以有效消除原河道的防洪隐患,保护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附近农田用水量,提高了农民收入,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可以涵养地下水源,改善当地水环境及生态环境,促进区域人水和谐发展,生态效益显著。实现了农村河道水质量提高、水安全保障、水生态良好、水景观优美的建设目标。
新闻推荐
春节临近,烟花爆竹进入销售旺季,为防范烟花爆竹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日,市安全监管局联合各镇办开展烟花爆竹专项整治行动。市安监局部署开展烟花爆竹等危险物品大排查,对烟花爆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