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新时代先锋主题党日+”活动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工会组织的大力指导下,全市工会工作把握新形势、适应新常态,不忘初心,担当尽责,努力做新时代职工群众的领路人、贴心人、代言人,先后获得全国会员评议职工之家示范单位、全国职工保险先进代办处、省级文明单位、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省工会职工维权法律服务示范单位、青岛市优秀工会等多项荣誉,相关做法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职工群众的普遍认可。
抓素质提升 彰显新时代最美产业工人风采
深化技能素质提升,开展“职工万人技能提升活动”,落实好青岛市“1138”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开展一系列技能竞赛活动和金牌技师、技术能手、首席技师的选拔评比活动。深化道德素质提升,荣获青岛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8个、先进个人4名,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15个、标兵15个、女创业带头人15个、最美女职工15个。深化人文素质提升,进一步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完善“职工书屋”建设长效运行机制,在全省首家成立了胶州市职工文化艺术团,开展一系列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推广开展“工间操”活动,建设“爱心妈妈小屋”,被山东省总工会评为“齐鲁文化大道先进单位”。
抓创新创业 助推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战略
以劳模精神引领创新创造,培育劳模创新工作室5家,评选34个青岛“工人先锋号”、40名青岛“工人先锋”。深入开展创业带动就业活动,扶持青岛市级以上创业带头人30余名,培育创业示范基地5个,带动就业6785人。大力打造众客空间,新打造10处创客之家,奏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强音。深化职工技术创新,评选“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28项、“创新能手”16人、“创新型班组”40个,“职工技术创新竞赛示范企业”10家,助推胶州经济新一轮的转型发展。
抓惠工服务 构筑普惠式暖心型港湾
围绕新形势下职工多元化需求,进一步拓展受惠群体、深化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方式,让更多的职工群众享受到更广泛、更优质、更便捷的实惠和服务。大力实施工会“惠员工程”项目,集中为参加互助保障的职工办理工会会员服务卡, 探索开发融合职工互助保障、困难救助、购物、就医、交通、文体消费等优惠服务项目,签约3家惠工服务基地, 与10余家惠工服务基地达成协议,使更多职工享受到优惠便利。大力推动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全市45232人参加职工互助保障,为2344名职工理赔237万元,为195名病困职工发放慰问救助金43万元,为患病职工家庭构筑“第二道保险”。强化帮扶救助,积极完善人文关怀和精准机制,对困难职工、劳模的生活、医疗、子女就业等方面的帮扶力度,先后投入130余万元,积极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和“女职工健康行”等活动,实施“技能培训促就业”、“家政服务”、“阳光就业”等一系列行动,进一步增强扶弱济困实效。
抓依法维权 奏响和谐共进时代最强音
创新维权服务体系,在青岛市首家推出“1880”职工维权服务体系,妥善解决工资拖欠克扣、安全生产及保障职工休息权利等问题60余起,为职工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相关做法在《工人日报》头版刊登。建立劳动人事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联合市综治办、市人民法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市司法局在全市设立七处工作点,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调解劳动争议,化解矛盾纠纷,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引导职工依法理性表达诉求,维护稳定发展大局。构筑和谐劳动关系,争创省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3家、青岛级82家、胶州级560家,实现了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双赢”。构建“查保促”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全市参与企业1972家,查找事故隐患185项,完成整改143项,实现了企业安全生产、职工生命安全的双赢。
抓互联网+ 以信息化建设拓展服务新内涵
积极构筑互联网+服务平台,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打造起由职工服务网、服务热线、博客、微信和短信平台组成的职工服务信息大平台,构筑开放式、综合性、信息化服务体系,实现线上线下有机互动的立体格局。深化职工服务体系内涵建设,敏锐瞄准、精确把脉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的丰富化所带来的广大职工群众服务需求呈现出的多元化、广域化、高期望值特征,着力打造以市职工服务中心为龙头、镇(街)服务站为支撑、企业服务站为基础的三级职工服务体系,采取专业化服务窗口模式,辟设困难帮扶、权益维护、就业创业、互助保障、综合服务、心理咨询等项目,以“一刻钟”便捷服务圈为纽带,着力打造便捷型窗口、枢纽型平台、暖心型港湾。
抓强基固本 打造富有活力的履职维权堡垒
扩大有效覆盖,已建单独工会数2615个、联合基层工会139个,已入会职工总数294472人,工会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力促规范升级,镇街工会全部达到“六好”标准,三年内全市100人以上企业全部达到“六有”标准,《山东工人报》专题予以推介。创新组建模式,创新建立进城务工人员工会工作小组、外商投资企业工会联合会、民营企业工会联合会、村(社区)工会联合会、一条街工会联合会、专业市场工会联合会多种建会模式,构建起立体化、多层次、全方位组建格局。全力打造“职工之家”,“会、站、家”一体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全市共有全国级模范职工之家2个,省级6个,青岛级200个,进一步强化服务发展、服务职工群众的组织保障。(周琴)
新闻推荐
【愉悦休闲】
胶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胶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