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民,一位朴实的胶州企业家,他从一线做起,历时8年,呕心沥血创建了创新型高科技企业青岛森林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发明新产品,引领施工领域的产业升级,走出了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我国的建筑行业,改革开放以来突飞猛进,无论是速度还是规模,都领先于全世界。但是空有“量”,“质”却没有跟上光鲜的数据。
作为建筑施工的关键部件之一,即钢筋接头,严重制约着施工方式的转变升级。钢筋接头看上去并不起眼,然而就是他使得工人爬上爬下扛钢筋,连班倒在作业面上拼命。比如绑扎,只能使用细钢筋。焊接,费工费事还污染环境,合格焊工难以培养。螺纹连接,稍微偏差就拧不上,效率低下。
更关键的问题是,传统钢筋接头的质量,特别依赖于现场的人工操作水平,整体连接质量可以说不容乐观。
王新民下定决心要改变这一切,做出一种能改变传统钢筋施工面貌的,促成建筑施工行业产业升级的接头产品。
搞研发,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崭新的人生课题。面对这样一个机械设计领域的课题,非科班出身的王新民并没有犯难:终生学习和坚持不懈,永远是成功的两大法宝。
创新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看看这些试验过程中的堆积如山的试验品,便能想象这是经历了多少挫折和打击,花费了怎样的成本和感情。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历时七年、五代接头产品结构改进、六代工具改进之后,锥套锁紧式钢筋接头及配套挤压工具正式推向市场了!
这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独创性产品。目前已经获取了40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专利。
这种新型钢筋接头,最大的特点有两个:机械化操作以及钢筋整体预制施工。
机械化作业,是多少建筑人的梦想。过去的建筑工人风里来雨里去,人抬肩扛搞施工。现在只需要按一下遥控器按钮,两根钢筋就能在十几秒钟内连接完毕。
国家近些年大力倡导建筑工业化,锥套锁紧式钢筋接头则是最适合整体施工的连接技术,解决了行业内的技术难题。采用整体施工技术,可以使桥梁索塔钢筋施工时间由原来的30小时压缩到6小时,效益十分明显。
2015年,锥套式接头应用在大连红沿河核电站核岛上。成为了行业内唯一的现场取样、现场检测、性能达到国标1级接头的产品。
2016年,锥套式接头应用于广东虎门二桥索塔,使用了整体钢筋网片预制吊装的技术。广东省原交通厅厅长评价到:这就是未来桥梁行业的施工模式!
2017年,锥套式接头应用于湛江通明海特大桥。从项目部到施工队,都对这个创新产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的评价:省工、高效、安全!
2018年,锥套式接头应用于福清核电站、南京长江五桥、深中通道、洛阳地铁等项目。
一个个项目的落地开花,为整个森林金属团队带来了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这个产品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促成了建筑施工方式的产业升级。
新闻推荐
乡村音乐节、恐龙VS机器人展、“乌兰牧骑”风情歌舞……新玩法、新看点、新体验,“五一”胶州旅游精彩纷呈。洋河乡村旅游音乐节,多彩田园欢乐律动。“五一”期间,洋河镇将举办“山水洋河四...
胶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