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丁格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护理工作是平凡的工作,然而护理人员却用真诚的爱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
当鲜花盛开的五月悄悄降临之时,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5·12国际护士节”。护士是天使的化身,正如西方格言所说,上帝不能亲自到人间施予爱心,所以派来了护士。护士是友爱的象征,生命在你手中诞生,疾病在你手中消退,痛苦在你微笑中减轻,她们在平凡护理工作中的点滴,用自己的无私付出深刻诠释着南丁格尔的誓言,用一生的无悔让我们感受着春天的温暖。
儿科护理组:温柔“守护者”
由于儿科的特殊性,与其他科室相比,儿科护士除了要求有过硬的操作本领,尽量避免因操作失误给患儿增加的不必要痛苦外,还需要更饱满的工作热情,更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更高度的责任心,更多的耐心和包容心。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护理组在日常诊疗中,以女性特有的温柔和耐心对待每一个患儿。
儿科是个技术性强、风险性高的科室,工作极富挑战性,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很苛刻。儿科护理组不断强化专业技能,每月都进行集中训练,熟练应对各种抢救工作。我们每个月都要进行临床各项操作培训、考核。年轻同志认真向老同志学习,老同志也毫无保留的做好“传、帮、带”,既提高了业务水平,又增进了同事间的感情,更提高了集体凝聚力。
有一次一位奶奶哭着抱着一个一岁的孩子跑进我科,边哭边喊:“求求你们,救救我的孙子吧”。当班护士立即接过孩子,一边询问情况一边把孩子放到抢救室的床上,并立即通知大夫到场。只见患儿四肢强直,双眼斜视,牙关紧闭,伴意识丧失,确诊儿科常见的高热惊厥。护士立即按压患儿人中穴位、测量患儿体温,并遵医嘱给予患儿镇静药止惊治疗。经过急救,待患儿父母赶到医院时,患儿已停止抽搐,意识恢复,精神好转。在积极抗感染、退热药物及物理降温等治疗之后,体温从40度逐渐下降至正常。患儿病情稳定离院时,护士又向家属仔细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及家庭护理常识。看着一老一小乐呵呵的离开,我们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那些付出的辛劳,只需小宝贝们的甜甜一笑和家长们的一句谢谢,就全部都忘到烟消云散了。
这样平凡的工作每天都在上演,我们也早已习惯在嘈杂的环境中,及时准确的处理病情,轻声细语的安抚患儿和家长。随着医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护理内涵的不断延伸,人们对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儿科护理承受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病人无医,将陷于无望;病人无护,将陷于无助。”护理工作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辉煌,却写满了简单而平凡的爱。冰心老人曾有一句名言:“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这是对儿科护理工作最好的诠释。
当患者带着疾病痛苦而来,又带着健康愉悦的笑脸离开医院时,她们或许不会记得这些护士们的姓名,但是护士们是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光荣,用心用爱去服务每一位患者,救死扶伤,促进健康。她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医者的誓言,用真心与爱心谱写了一曲曲生命的赞歌。
产科护理组:最美“娘子军”
有这样一支团队,她们是清一色的“娘子军”,充满朝气,积极向上,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在专业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用春风化雨般的爱心去呵护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她们,就是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护理团队。
日前,家住阜安的范女士一家怀着感激之情,给产科护理团队送来了一面“最美护士团队”的锦旗,为她们的优质服务点赞。
“护士必须有同情心、爱心、勤劳的双手和善于观察的眼睛……”这是南丁格尔对护士的要求,也是身为护士的职业准则。范女士的家属对这样一件小事记忆犹新:“有天医院停水,一位姓贤的护士马上烧了开水给我们送到病房里,旁边病房的也都挨着送。说实话,那时候已经很晚了,看着护士挨个房间送开水,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在胶州妇幼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
这群可爱的护士用心去服务,把感情融入到她们工作的点点滴滴,夜深人静时、灯火阑珊处,总有她们忙碌的身影,就是为了给产妇提供最贴心、最周到的服务。
说起护士们的细心护理,范女士非常感激,“有一次我涨奶,喂不了宝宝,宝宝一直在哭,我急得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一位姓栾的护士一趟又一趟地来耐心地安慰我,给我按摩、治疗,并且手把手地教我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技巧,在她的帮助下,乳腺管终于通畅了,孩子顺利喝上母乳。也不知她来回跑了多少次,但她一直轻声细语,动作很轻柔,而且总是微笑着,让我感觉特别安心。”
在这样一支优秀的队伍里,还有一个特殊的身影,她每天穿梭于各楼层之间,为产妇铺床、送出院记录等等,虽然穿着肥大的护士服,但仍难以遮住她九个多月的身孕,她就是产科护士王雪华。现在雪华已经顺利升级成为妈妈,得知收到锦旗这个喜讯,她谦虚地说:“有时候工作忙起来是苦点、累点,但其他同事怀孕时也都坚守一线,我没有退缩的理由。”
在这样一个充满爱的科室里,产科护士们付出了多少,只有她们自己知晓。她们每天迎接新生命的到来,体会着生命的意义,这就是她们快乐的源泉和坚守的动力。产科护士长丛丹说:“‘最美护士团队\’这几个字实在是不敢当,一面锦旗既是对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的激励和鞭策,我们将以更热情、更饱满的精神状态,进一步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用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照顾、关爱每一个产妇和新生儿,让她们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这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手术室护士长苏玉琴:大爱演绎职业精彩
1987年,苏玉琴毕业于胶州市卫生进修学校护士专业,同年被分配到胶东卫生院,开始了医疗护理生涯。初夏的夜晚,单薄的身躯,缺电陈旧的库房,在浓浓的黑暗中仅仅是手电微弱的光亮,灌氧气、找耗材,这就是医疗护理的开始。通过几年的磨砺,她不仅仅迅速成长为一名护理尖兵,更开始成为乡镇医护人员的中坚力量。
1993年,苏玉琴调入人口计划生育中心手术室工作,这是一个从未接触的专业。由于人员调动,手术室人员短缺,相关专业知识无人知晓,就连器械打包、手术室消毒都是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她没有抱怨、放弃。没有时间进修学习,就利用休班时间请教以前的同事、老师;没有资料就自己花钱购买资料找材料。就这样,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手术室相关专业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被掌握了。1998年合并妇幼保健院,她仍旧在手术室工作。此时的妇幼保健院百废待兴,一个剖腹产都需要2个小时。手术步骤、术中及术后护理都是从未接触过的。与这些相比,最大的问题是手术室专业护理人员只有她一人。工作量大,人员短缺,手术室的消毒、手术包的清洗及供应都是一个人完成。繁重的体力劳动终于积劳成疾,刚刚复位的腰椎间盘在工作中再次膨出,从此反反复复一直没有彻底治愈过。不久前的一次工作中,加重的心绞痛让她不得不住院治疗,但症状一缓解她便又投入到工作中……
跟她接触过的人都亲切的喊她“苏姐”。在工作中,苏姐既是护士的领导、老师,更是大伙的姐姐。科里有几个单身护士家是外地的,回家不是很方便,苏姐就时不时的给她们带吃的,给些生活上的帮助。逢年过节主动帮她们值班,让她们能跟家人团聚,甚至还给她们牵起了红线,操心护士们的“终身大事”。护士们自己的大事小情都爱跟她说说,让她帮忙出出主意,她俨然就是护士们的“主心骨”。但是,一进入工作模式,苏姐就严厉无比,不会放过护士们的任何一个不规范操作,讲解-练习-考核再讲解-练习-考核,不断重复每个周期,直至护士们熟练掌握每一个操作要点。
在现代医学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做一名优秀护士,仅有一颗爱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护理新知识、新技术,广泛吸取医学营养,丰富自己的护理知识。她坚持订阅护理杂志,购买专业书籍,了解护理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先后取得了护理大中专学历。她在工作中经常遇到急症产妇由于大量失血,处于应激状态,静脉穿刺极其困难,她细心研究,仔细琢磨,摸索出了一套提高成功率的进针方法及手法,率先掌握技术的她成功地应用于临床,为抢救及药物治疗赢得了时间,大大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同时,她还积极参加到科研工作中,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数篇论文。
悠悠岁月,春去秋来,她不知给多少病人留下过美好的记忆;不知让多少病人感受过爱的温暖;也不知为多少病人增强过战胜疾病和重新生活的勇气;更不知道她为此洒下了多少汗水,多少心血,她以奉献为宗旨,用勤勉敬业、热情和爱心,打造了自己闪亮的青春。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一切,为了一切病人,是该院的一贯服务宗旨,她就是按照这个服务宗旨一如既往地全心全意地为病人服务,她是平凡的也是优秀的。
新闻推荐
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塑造白衣天使新形象 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创新医疗服务模式
胶州首家“互联网+随访中心”。医疗质量为重,优质护理先行。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推进,护理的专业性日益凸显,服务领域越来越广,专科护士队伍日益壮大。越来越多的专科护士、专科护理门诊,为患者提...
胶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胶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