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青岛市卫计委发布消息称,随着青岛市城市发展,慢性病已成为威胁青岛市居民健康的头号原因,每年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占到青岛市全部死亡人数的90%,为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降低疾病负担,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青岛市以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为抓手,全面深入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治各项工作。
努力构建慢性病防治全流程服务体系
去年,青岛市率先启动新一轮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以疾控体系建设为契机推进慢性病防治体系建设,同时深入开展防治结合型医院建设努力构建全流程慢性病防治体系。去年7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一行来青调研和座谈,对青岛市慢性病防控及疾控体系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全面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
青岛市始终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在全市范围内推进示范区建设。去年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区1个、省级示范区4个,目前全市建成4个国家级示范区 (西海岸新区、崂山区、李沧区、城阳区)、4个省级示范区(市南区、市北区、即墨区、胶州市),基本实现全覆盖。各区(市)因地制宜,将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创建与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融合,推进慢性病防治管融合发展。
●西海岸新区探索出慢性病与心脑卒中防治一体化管理与服务模式,推行6种高血压、糖尿病治疗基本药物免费政策。
●胶州市通过在国内率先探索实施“1+1+1+N”家庭医生(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为签约居民提供“签约式服务、订单式治疗、个性化指导”,形成适合本地区的慢性病防控工作模式。
●崂山区开展了“H型高血压”医保慢性病管理试点,探索慢性病的“精准预防”,整合医保和医疗卫生资源,免费为35岁以上常住居民中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检测同型半胱氨酸。
●城阳区以建设“阳光城阳”为总抓手,坚持政府主导和部门协作机制,坚持全新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去年城阳区以“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面加强慢病综合防控”为主题,在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慢性病大会上做了交流发言。
充分发挥项目支撑带动作用
青岛市自1996年建立起的慢性病监测网络吸引了众多国际、国内科研项目落户青岛。
中英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中国医学科学院与英国牛津大学联合开展的慢性病国际合作项目;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项目自2004年启动,青岛市是首批项目市之一;完成了4万人基线调查和10年随访调查;摸清了本地慢性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为优先确定干预策略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青岛糖尿病预防项目:由世界糖尿病基金会资助,2005-2016年在青岛市开展;项目对全市194万18岁以上居民开展了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筛查出46万余名高危人群,进行了长期随访、干预及效果评价;2013年起,将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与随访管理纳入青岛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现了由科研成果向科学决策的转化。
中国环境流行病学特殊人群 (双生子)队列研究:由北京大学牵头承担的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建立了青岛市双生子队列,对青岛市8000余对双生子队列开展了长期随访,对200余对双生子进行了疾病不一致双生子对的专项调查;完成市南区、市北区和李沧区环境扫描和1000人的个体调查;为慢性复杂性疾病遗传和环境因素病因研究提供了有效证据,为慢性病精准干预奠定基础。
全面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 “一评二控三减四健”(一评:健康评估;二控:控烟、控酒;三减:减盐、减糖、减油;四健:健康体重、健康口腔、健康骨骼、健康心理)专项行动。青岛市代表队在全省健骨操大赛中荣获团体二等奖。
积极构建健康支持性环境,全市累计建立27条健康步道、6处健康主题公园、141处健康加油站,创建无烟环境192个、185所“AAA”及健康校园,建成市级健康教育7个,培训招募基层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1587人,动员全社会参与,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王磊江
徐小钦 肖海青
新闻推荐
注意!8类车去西海岸勿闯禁区 6类车辆在禁行区域全域内全天禁行,自5月25日起施行
半岛全媒体记者李晓哲通讯员王伟报道本报5月21日讯5月21日,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布《关于调整设置部分车辆禁止通行...
胶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胶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