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胶州新闻 > 正文

媒体人观点:秧歌传承 创新发展 任重道远

来源:金胶州 2018-09-28 07:44   https://www.yybnet.net/
编者按

第五届中国秧歌节,不仅吸引了山东、安徽、辽宁的民间艺术团,还吸引了北京舞蹈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和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的专业民族民间舞人士参加。他们来寻找民族舞蹈的“根脉”,从原生态民间舞中汲取营养与能量。关于秧歌的传承发展,媒体人纷纷发表真知灼见。

新华社记者

张旭东徐冰

现在一些专业舞蹈人士试图改编秧歌等原生态民间舞,想要更“美”、更“时尚”或更“有卖点”,这万万要不得。

以胶州秧歌为例,原生态民间舞有一种内心情感与传统文化相通的特殊气质和韵味,若横加干扰,这些气质和韵味则全无。而从原生态民间舞发展舞台上呈现的舞蹈艺术则是另一回事,这是将原生态民间舞作为素材来用,应该大力鼓励创新。

正在山东胶州举行的第五届中国秧歌节,不仅吸引了山东、安徽、辽宁的民间艺术团,还吸引了北京舞蹈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和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的专业民族民间舞人士参加。他们不是来展现精湛的专业技艺,而是来寻找汉族舞蹈“根脉”,从原生态民间舞中汲取营养与能量。

中新社青岛支社图片总监

徐崇德

中国秧歌节,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山东省胶州市举办的胶州秧歌比赛,胶州秧歌会,胶州秧歌文化节。

在2018年9月20日晚举行的第五届中国秧歌节开幕式暨秧歌艺术精品展演中,胶州市茂腔秧歌艺术传承保护中心表演的《秧歌扭进新时代》震撼登场,胶州大秧歌浓缩了胶州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与地域风情,承载着胶州大地淳厚的人文历史与丰富的思想内涵,展示出胶州人民鲜明的时代特色与精神风貌。随着锣鼓声点,现场的观众也舞动起来,台上台下、场里场外顿时一片欢腾。

中国秧歌节堪称是中国舞蹈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聚会。参加演出的各地秧歌作品虽然风格迥然,却都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鲜明的艺术风格,亦歌亦舞的表演形式,生动传神地讴歌出中华大地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和时代精神面貌,从而展示出中国民间舞蹈---大秧歌的最高艺术水平。

对于胶州大秧歌的普及和提高,各小学设有秧歌课,这是普及。如现在设有茂腔秧歌传承中心,重点培养有发展前途的小学生,这是提高。普及与提高必须两翼齐飞,缺一不可!中国秧歌节只是起推动作用,要以秧歌节为动力,推动秧歌得到进一步发展!希望中国秧歌节越办越好,一届好过一届,办成真正国家级的民间舞蹈节日。

凤凰网通讯员

刘伟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传统秧歌一般是找几个固定动作,编排一下,所有的音乐舞蹈都能重复用。而现代秧歌是有故事、有情节,因此编创难度大,音乐、动作的唯一性强,但节目质量高、演出效果好。

在创新理念引领下,《秧歌乡的故事》《猪王娶亲》《丰收的喜悦》《菜园童趣》《樱桃红了》等一批采用胶州秧歌元素编创、特色鲜明、故事饱满的原创秧歌戏纷纷涌现,胶州秧歌的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

这些原创秧歌作品不仅与传统文化结合,更多的是与胶州本地特色相结合。如《秧歌乡的故事》讲述了新机场落户胶州后的拆迁趣事,《猪王娶亲》在舞台秧歌里加入了里岔黑猪这个地方特色农产品,《丰收的喜悦》和《菜园童趣》加入了胶州大白菜这个元素。

除了加入故事情节,如今胶州秧歌的动作,也与时俱进融入了不少西方舞蹈元素。芭蕾、爵士等舞蹈中有能表现出“三弯九动十八态”韵味的动作,现在都能在胶州秧歌里看见。配乐也有发展,以前是清一色的锣鼓喧天、吵吵嚷嚷,现在会出现一些非常沉静、有内涵的伴奏,让人耳目一新。

新闻推荐

路况提前查,避开易堵段 小型客车继续免费,可通过96586热线等途径查询出行信息

半岛记者马正拓报道本报9月27日讯记者27日从市高管处获悉,今年国庆长假期间,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通行高速公路将继续...

胶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胶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媒体人观点:秧歌传承 创新发展 任重道远)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