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胶州新闻 > 正文

两项非遗相融合《秧歌乡的故事》时尚又喜气

来源:齐鲁晚报 2018-10-17 05:3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倪自放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大型茂腔现代戏《秧歌乡的故事》今晚将亮相梨园大戏院。该剧以老年人婚姻、养老等热点话题为主要题材,通过将茂腔和胶州秧歌两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老年人追求幸福生活的时代新貌,专家盛赞该剧“接地气、扬正气、有喜气”。

地方戏留观众靠接地气

老冯头的亲家母李香兰是胶州大秧歌的传承人,村里准备请她来培训秧歌队伍。两人也有意趁此机会结束单身生活。因扩建国际机场,老冯头的拆迁补偿款即将到位,其儿媳巧真担心“肥水流进外人田”,使尽浑身解数阻拦李香兰进村,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矛盾冲突。《秧歌乡的故事》以三对老年人的婚姻、养老为主线,揭示了改革开放的今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山东半岛的发展进程。

该剧编剧商中有认为,要让更多的年轻观众爱上传统戏曲,内容必须接地气,“要注重和时代接轨,捕捉现实生活中的信息,通过呈现各种细节才能达到触动心灵的效果。”商中有举例说,剧中的一对老夫妇张老石和老石婶,因为分别跟两个孩子生活而“分居”,只能用手机“趁晚上孩子们都睡下悄悄视频聊天”。商中有说:“这种因照顾子女老两口‘分居’的现象,现在并不少见,这一情节,专家们评价非常接地气。”

谈到《秧歌乡的故事》主线剧情聚焦的是黄昏恋话题,商中有说:“创作之前我进行了数月的采访调查发现,在为儿女解决了后顾之忧的同时,不少丧偶老人欲寻找黄昏恋人携手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对此,儿女们的态度千差万别,该剧进行了艺术化的表现。”

非遗入戏焕发新活力

《秧歌乡的故事》由胶州市茂腔秧歌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创排。导演崔彩彩介绍,胶州秧歌和茂腔是胶州特有的传统文化,均入选国家级非遗,本剧以轻喜剧风格为主调,将二者进行了整合,“不少人担心,两种非遗的结合是不是很传统很老套?观众大可不必担心,《秧歌乡的故事》从剧情到形式,都很时尚。”

从现场排演看,《秧歌乡的故事》载歌载舞,都在秧歌戏的表演特点里。舞美上,用剪纸表现屋顶出现在天幕上,达到了写实和写意的平衡,表现力极佳。崔彩彩说,之所以用茂腔呈现秧歌故事,在于这两种文化就是当地的现实生活,“胶州普通人大多会哼两句茂腔,会胶州秧歌的更是遍地都是。把这两种艺术形式结合在一部戏中非常顺畅自然。”

《秧歌乡的故事》起用了多位年轻的茂腔演员,男一号老冯头的扮演者是31岁的年轻演员李阳。40多岁的女一号刘永霞跨年龄演出近60岁的李香兰。因为两人在戏中有不少感情戏,但因二人年龄相差9岁,排演初期闹了不少笑话,“总觉得他是小辈,开始时总是笑场。后来慢慢用心领悟角色,表演才纯熟起来。”

新闻推荐

“秧歌乡的故事”讲到山东艺术节

排练□金胶州/我爱金胶州/金胶州数字报记者忠亮“我们要把《秧歌乡的故事》讲到山东文化艺术节上,让《秧歌乡的故...

胶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胶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两项非遗相融合《秧歌乡的故事》时尚又喜气)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