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居民患心脑血管疾病以脑血管病为主,在脑血管中脑梗死是脑卒中最主要的发病和死亡原因;年龄越大,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老年人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达到最高,青壮年发病率虽低但病死率高;男性的报告发病率、死亡率高于女性;发病和死亡的高发季节为冬季和冬春季节转换期;城市的报告发病率、死亡率和报告病死率均低于农村。昨天,记者获悉,近期,市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对2017年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报告的脑卒中和冠心病患者情况进行了分析,形成了《2017年青岛市脑卒中和冠心病监测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总结青岛市心脑血管疾病新的特点,其中提到,2017年,全市新发脑卒中病例19637例,发病后死亡8293例,青岛市脑卒中最小发病年龄为5岁,最大发病年龄为112岁。
去年青岛市新发脑卒中19637例
心脑血管疾病作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其高致残率和病死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了心脑血管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为全面掌握全市居民心血管病的发病及死亡情况,评价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水平,完善脑卒中和冠心病预防控制策略,青岛市自2011年1月1日起开展了脑卒中和冠心病监测分析工作。
2017年,青岛市通过脑卒中和冠心病监测系统以及死因监测系统共报告新发脑卒中病例19637例,发病后死亡8293例。共报告冠心病发病10033例,发病后死亡7899例。其中新发急性心梗病例9456例,发病后死亡7322例,猝死性冠心病577例。
根据全市监测数据分析,脑卒中的发病和死亡以脑梗死和脑出血为主,其中脑梗死的发病和死亡比例最高,分别占各类脑卒中的73.23%和58.87%;脑出血报告病死率最高,高达72.96%。可见,脑梗死是青岛市脑卒中病人最主要的发病和死亡原因,而脑出血发病后最易死亡。
青壮年因心脑血管病致死率高
2017年监测结果显示,青岛市脑卒中最小发病年龄为5岁,最大发病年龄为112岁,最小死亡年龄为12岁,最大死亡年龄为112岁。急性心梗最小发病年龄为15岁,最大发病年龄为115岁,最小死亡年龄为15岁,最大死亡年龄为112岁。随着年龄增长,脑卒中和急性心梗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之增长。
脑卒中和急性心梗的发病和死亡主要发生在40岁以上人群,其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在40~60岁间呈缓慢上升趋势,从60岁后呈现迅速上升趋势,80岁以后,脑卒中和急性心梗报告发病率、死亡率、报告病死率均为最高。表明老年人,尤其是80岁以后的老年人是脑卒中和急性心梗发病和死亡最主要的群体。这可能是因老年人的血管弹性下降,罹患高血压风险较年轻人大,病程长且造成伤害大等原因加剧了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伤害作用。
脑卒中和急性心梗40岁以下报告发病率虽仅为6.31/10万、2.90/10万,远低于40岁以上人群,但报告病死率却很高,分别为40.34%、71.96%,表明青壮年心脑血管疾病虽然发病率较低,但发病后致死率高。这可能与现在生活节奏较快、工作生活压力过重、精神紧张等社会因素及吸烟、饮酒、饮食不节制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2017年青岛市脑卒中和急性心梗的男女报告发病率、死亡率均随着年龄组的增加而增高。男性报告发病率、死亡率高于女性,且各年龄段均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更易暴露于行为危险因素如吸烟、喝酒、不合理饮食等有关,也可能是男性面临的社会压力较大造成的。
急性心梗50岁以下女性,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低,这可能得益于绝经前雌激素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新发脑卒中发病率农村高于城市
据介绍,脑卒中和急性心梗的发病和死亡以11、12、1、2月份最多。这几个月份为寒冷大风季节及冬春季节转换期,冷空气活动频繁,寒冷刺激易引起人体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体循环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
市区(市南、市北、李沧)新发脑卒中病例3797例,死亡890例;新发急性心梗病例1500例,死亡755例。农村(崂山、城阳、西海岸新区、胶州、即墨、平度、莱西)新发脑卒中病例15840例,死亡7403例;新发急性心梗病例7956例,死亡6567例。城市脑卒中和急性心梗的报告发病率、死亡率和报告病死率均低于农村。
专家分析,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对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普及、深入,居民对自身疾病防范意识不强,对基础保健不重视,农村医疗条件缺乏如急救设备不足、抢救水平较低等,都是出现农村高死亡率、高病死率的原因。
预防心脑血管病从健康生活做起
《报告》提出,高度重视心脑血管疾病对人民健康的威胁,充分认识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动员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关注和参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
心脑血管疾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应通过健康教育改变青岛市居民的知识结构和信念,进而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因农村存在健康教育起步晚、群众对健康知识了解少、家庭康复意识差等问题,因此,应重点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健康教育。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强化对心脑血管病人的管理、随访和认知教育,并经常对健康教育的效果和群众的需求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修改健康教育计划,已达到更好的健康教育效果。
控制危险因素,减低心脑血管发病率。脑卒中青壮年的高致死率,说明心脑血管疾病虽然是老年慢性病,但其危险因素在年轻时已存在,因此,从青年甚至少年时期开始就应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和干预。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高血压病的家族遗传性、膳食结构的不合理及运动的缺乏、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增加所导致的心理紧张、高血压等都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危险因素。因此,应大力推广减盐防控高血压活动,宣传戒烟限酒、合理膳食、控制体重、加强锻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以达到降低人群血压水平、控制血糖血脂,减少心脑血管病发生的目的。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多发的季节,血管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应及时预警注意防寒保暖,降低发病风险。
40岁以上人群应作为重点体检对象,可适当增加动态心电图、双侧颈动脉超声等心脑血管疾病筛查项目,通过建立新农合参合居民定期查体和老年人免费查体长效机制,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职工定期查体制度等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筛查率。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应充分利用健康档案信息对患者进行规范的跟踪随访和个性化的服务管理。探索研究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药服务需求及方式,以国医堂、中医馆等为重点,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高危人群提供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和特色康复服务。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综合多种资源和中药、中医技术等方法,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
加快推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设,打造“30分钟胸痛服务圈”为目标,加快建立青岛市心脑血管疾病双向转诊、防治结合、急慢分治、康复一体的规范化诊疗服务体系。
本版撰稿 记者 黄飞
新闻推荐
□金胶州/我爱金胶州/金胶州数字报记者王炳慧已是初冬季节,可是胶州还仍然留在秋天。细雨霏霏,空气温润,浸了雨...
胶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胶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