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青岛 今日即墨 今日胶州 今日平度 今日莱西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今日胶州 > 正文

为美好而来,70年奋斗足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19-07-26 04:40   https://www.yybnet.net/

编者按:

从1949年到2019年,风云激荡的70年启幕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记录了新中国栉风沐雨的奋进足迹。日出海上,城启新程。胶州湾畔,有着百年历史印记的青岛市北区也在时代变迁中万物兴发。作为这段光荣历程的亲历者、见证者、推动者,一代又一代的市北人书写了在时光大道中砥砺前行的担当。自本期起,本报推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报道《老城新翻阅》,透过影像和数据,带您重新翻阅新市北。

□半岛记者曹现梅

当告别棚户区,13万户居民圆了安居梦;当在暖气房中,冬日裹挟着的满满人情在时光中氤氲;当“青岛蓝”转角遇上美,口袋公园里流淌着身边最美的风情……站在民生的地平线上,在70年的奋斗征程中,市北区精雕细琢,勾勒出一幅曼妙的宜居拼图,描绘出美好生活的新图景。

宜居的定义是什么?宜住,怡人。当理想的居所碰撞冷色调的现实,这两大框架足以做出最全的注解。

大杂院、棚户区、杂货铺,这是20世纪流传在老青岛人口中对市北的戏言。然而,新中国昂扬向前的号角奏响了新市北发展的步伐。从20世纪90年代起,市北区的棚户区改造拉开大幕。到2012年,新市北成立初期,共有棚户区居民约4.9万户,旧房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占全市的70%多。在市北区委、区政府的持续部署下,经过近40年的棚户区改造,昔日连片的破旧平房变身安居的楼房,13万户居民陆续告别棚户区,迎来新生活。

从大杂院到“景观房”,一个发生在老城区楼院的故事正缓缓道来它的蝶变之旅。这场起于2016年的“美丽青岛三年行动”,让市北区千栋老旧楼院迎来华丽转身,点亮了居民宜居生活。

当青岛蓝屡屡在朋友圈引来围观时,转角遇到美的口袋公园则在市北人的生活圈“刷屏”。曾经被遗忘的微空间变身小而美的城市边角,到今年年底,市北区的口袋公园数量将达到98处。

不破不立。在台东、在仲家洼,昔日破旧的连片平房变身窗明几净的楼房;拔地起新城的浮山后仿若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高楼林立的小港则宛如海岸线上耀眼的明珠;后起的滨海新城勾勒出城区未来的新框架;在中央商务区,一座高起点打造的“商务会客厅”则成了市北的开放高地……市北区正以奋起直追的决心,加快建设更有温度和厚度的主城核心区,不断书写着开放、现代、时尚、活力的新篇章。

居民小区如同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崔冬妮摄

老城区旧貌。谢卫兵摄

老邻居们在老房子聚首。谢卫兵摄

融入古典园林和现代建筑元素的居然之家门前绿化景点,成为附近居民休闲纳凉的好去处。崔冬妮摄

居民在家门口赏花。崔冬妮摄

新闻推荐

上合示范区:加速构建开放“桥头堡”

7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在位于胶...

胶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为美好而来,70年奋斗足)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