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青岛 今日即墨 今日胶州 今日平度 今日莱西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今日胶州 > 正文

一个德国飞行员的万里归国路(上)

来源:青岛早报 2021-05-15 05:50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一段以青岛为起点的空中之旅——

1913年8月的欧洲大陆,城市与乡村间都弥漫着繁荣和谐的气息,人们还未曾预示到一年后那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惨烈战争。一位名为贡特·普吕肖夫的年轻德国军官正在享受着他在英国伦敦的假期时光,他不曾想到,这段在伦敦的经历,会为两年后他的传奇经历提供宝贵的经验。而这段故事与青岛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886年2月,普吕肖夫出生于德国慕尼黑。1904年他加入德国海军,成为了一名年轻的海军军官。由于服役期间表现优异,被选中参加海军飞行员的培训。1913年在完成航空驾驶学习后,普吕肖夫被分配到德国海军航空队并被派驻到青岛。

1年轻的中尉

1914年6月,普吕肖夫乘坐火车,经俄国西伯利亚的茫茫荒原,穿越多地最终来到了黄海之滨的青岛,这个殖民地是德国在1897年11月通过“曹州教案”从清政府手中强行租借的。德国作为列强中的后起者,在1871年完成统一时,世界上的殖民地基本已被瓜分完毕。缺乏立足点的德国将青岛视为其在东亚乃至太平洋地区最为重要的桥头堡。经过了十余年的发展,这里已成为山东的第一大港。德国海军唯一一支海外作战力量——东亚舰队也驻扎在青岛。因为这里的特殊性,青岛成为了当时德国唯一一个归属海军部管理的殖民地。 (德国其他殖民地均归属于德国殖民部管辖)

普吕肖夫来到青岛后,被分配到德国海军陆战队第三营飞行队,一个月后,他的座驾——鸽式战机也通过海运抵达了青岛。鸽式战机是由奥地利人伊格·埃特里希在1909年设计完成的单翼机,是德国第一款量产的军用飞机。被充作战斗机、侦察机、轰炸机、教练机。

青岛的德军军用机场位于市区东部的 “伊尔奇斯广场”(今青岛市汇泉广场及周边区域)附近。在老一辈青岛人的记忆中,这个广场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青岛跑马场。青岛跑马场与上海跑马场、香港跑马地并称远东三大跑马场,这个地方的主要作用是供生活在青岛的德国殖民者进行赛马活动的,作为军用机场仅仅是它的次要功能。这个简易机场长度仅为600米,宽200米,同时受到青岛山脉丘陵地形的限制,在这里的飞机起降难度也大于德国本土。

运抵青岛的鸽式飞机一共两架,其中的一架就在第一次飞行过程中不幸坠毁,飞行员米勒斯考斯基少尉也因为伤势严重被送进了总督野战医院 (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而坠机的原因很简单——起飞难度大且飞行员的经验不足。

虽然硬件设施无法与德国本土相比,但普吕肖夫依然出色地完成了他的各项飞行任务,并且青岛的生活环境也让他感到惬意。普吕肖夫认为他会愉悦地在这里度过三年的派驻时光,但是这一切美好的憧憬都被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隆隆炮火击的粉碎。

2战火围城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在接下来的几周时间内英国、德国、法国、俄国等欧洲主要国家相继卷入战争之中。

战争爆发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青岛。和当时许多居住在青岛的德国人一样,普吕肖夫起初认为远在欧洲大陆的战火很难波及到远东,就算是英国人调集海上力量准备入侵青岛,德军也做好了准备。但是让德国人没想到的是,入侵青岛的是近在咫尺的日本人。

1914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向德国下达了最后通牒,要求德国无条件退出胶州湾地区,德国毫无意外地选择了拒绝,战争就此爆发。

普吕肖夫在执行完飞行任务后返回机场,他从1500米的高度逐渐下降,距地面100米时发动机突然停工。失去动力的飞机摇摇晃晃地栽了下来,所幸普吕肖夫只受了皮外伤,飞机的发动机也被修好了,可是飞机的螺旋桨却受损严重只得报废。

普吕肖夫去仓库取备用螺旋桨,让他吃惊的是,由于仓库没有做过多的防潮处理,温润的海风已经让螺旋桨变了形。在德国本土螺旋桨叶片偏转超过5毫米便不在被允许使用,但普吕肖夫面前的螺旋桨最轻的也偏转了200毫米。

无奈之下普吕肖夫带着螺旋桨来到了军港(今青岛大港)的造船厂,这里的中国木工按照制模工的指导,手工制作出了螺旋桨,其精准与细致无可指摘。普吕肖夫依靠着这个螺旋桨完成了青岛战役期间的所有飞行任务。以至于他在回忆录中写道 “恐怕也只有中国人能够完成吧”。

普吕肖夫驾驶着他的鸽式战机沿着山东半岛南部的海岸线飞行,希望能够发现登陆的日军。在多次搜寻无果后,他又开始沿着殖民地的边界开始了陆上侦察。不久之后,从山东半岛北部登陆的大批日军就出现在了普吕肖夫的视野之中……

普吕肖夫将侦察情报源源不断地送回德军指挥部,指引着德军炮台对日军的军事目标进行打击,同时他本人也驾驶着战机在日军阵地上空投掷小型炸弹,扰乱日军行动。普吕肖夫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侦察任务,被青岛的德军士兵称为“青岛之眼”。直到8月28日,四架日军水上飞机出现在了青岛的上空,情势急转直下。驻扎在青岛的德军只有一架可以使用的飞机,而且没有任何的备用维修件。

当时,日本海军水上机航母若宫丸号搭载三架莫里斯法曼双翼飞机和一架吕号乙型双翼水上飞机,每架飞机都比普吕肖夫的鸽式战机庞大,这支海军航空队由七名飞行员以及四十六名地勤人员组成,于8月21日刚刚编制完成后便立刻随若宫丸号从日本横须贺赶来青岛参战。由于天气恶劣,若宫丸号直到9月5日才第一次出动航空侦察,这次飞行持续两小时,飞机除了在1100米高度对青岛进行侦察以外,还对德军的阵地进行了轰炸,这是世界上第一次舰载航空兵的实战行动,虽然遭到德军防空火力的反击,日机却也摸清了青岛港内的情况,德国东亚舰队的主力舰之一——“埃姆登”号巡洋舰已经离开,唯有伊丽莎白皇后号和S-90号以及数艘小型船只还停泊在港内。这次成功的飞行侦察,大大激发了日军的士气。

在普吕肖夫的回忆录中,他不止一次在空中遭遇日机的袭扰和堵截,但每次他都能够凭借他高超的驾驶技术脱离险境。甚至有一次普吕肖夫在与日机近距离接触时,利用随身装备的鲁格手枪在空中击毙了日本的飞行员,这架日本飞机也随之坠毁。

普吕肖夫的表现十分出色,但他一个人并不能挽救战局,日本人凭借着优势兵力逐渐完成了对青岛的合围。

随着日军完成对青岛的合围,德国人在城市外围修建的五个步兵堡垒受到日本人的猛烈进攻。日本陆海军还集中火力,对德国的各个炮台实施了连续7天的炮击。俾斯麦山(今青岛山)炮台群、伊尔奇斯山(今太平山)炮台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城市中的油库被击中起火,发电厂也由于中弹无法工作,致使要塞电网等设备瘫痪。

到1914年11月5日中午,日军的前锋部队已经推进至海泊河口-吴家村-亢家庄一线,距离市区已经不远了。此时的德国守军弹药即将告罄,面对十倍于己的日军,城市陷落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牺牲,总督麦维德命令普吕肖夫驾机逃离青岛。

1914年11月6日拂晓,普吕肖夫驾驶着他的鸽式战机从青岛腾空而起,他越过嶙峋陡峭的山脉。仅仅借助一份巴掌大的地图和一个罗盘,一路向南飞去。

就在普吕肖夫飞离青岛后的第二天,既11月7日凌晨,日军对青岛要塞的德军发动了最后的总攻。至清晨7时30分,日军已占领青岛要塞区内大部分的军事据点,弹尽粮绝的德军在观象山上竖起了白旗。当天下午4点钟,德国的胶澳总督麦维德签署了投降书,青岛围城战结束。

文/潘磊 本版图片由作者整理提供

新闻推荐

胶莱镇中心卫生院护理团队—— 用心服务,白衣天使诠释“小护大爱”

在胶莱镇中心卫生院有这样一支优秀的护理团队,她们用自己的爱心,呵护着每一位病人;她们用自己的耐心,热忱对群众进行健康...

胶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胶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荣盛·锦绣外滩2021-05-13 08:41
评论:(一个德国飞行员的万里归国路(上))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