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即墨市温泉镇东石桥村到店集镇十字路口,这条不到10公里的省道莱青线即墨段,经过长达两年多的维修,到现在还没完工,沿途7个村庄近万名村民出行要绕道10多公里的山路。接到市民的反映,连日来,记者赶到这条被称之为“断头路”的省道探访。
道路现状
公路修两年断了7村路
3月27日上午,记者来到了莱青线维修起点——即墨温泉镇东石桥村看到,与大田路相交的莱青线正处于拓宽封闭维修状态,公路两边堆起的高大土堆将道路封闭,只有摩托车和自行车才能勉强通过。看着就在眼前的村庄,记者还要驱车绕过一座小山头,才到达西石桥村的村口,但由于村口的公路被土堆堵死,记者无法进入村庄,只好步行来到村头进行采访。
西石桥村村民王晓方告诉记者,这条公路沿线有7个村庄,分别是温泉镇的东石桥村、西石桥村、东羊村、西羊村和店集镇的青山前村、青山后村、峡后村。这7个村庄都紧挨着公路,沿途近万名村民出行要到镇驻地或即墨市区时,莱青线是必经之路。从两年前开始修路起,沿途的村民就陷入了一种“无路”状态。西石桥的村民说,因为他们离镇政府比较近,所以要想出去,只要绕行到村东侧一条小路,多行2公里就能到大田公路上,但要想到北侧的店集镇,就要绕行10多公里的山路。村与村的主要公路被隔断后,村庄之间的来往也就跟着不方便起来,到了农忙时,甚至连农耕具都难以通行。
当地村民说,原来从石桥村到青山后村,只需10多分钟,现在因为路一直未修好,就要绕过一座山头,多跑10公里的路。
村民介绍
公路只见开工不见完工
当地村民反映,这条道路从两年前就开始拓宽维修了,每年都见有人在此施工,但到现在就是没有修好,让他们的出行苦不堪言。
村民原本想着修路是一件好事,但两年过去了,这条路还真不如不修的好。村民们闹不清楚到底需要多久才能修好。这不,又到了农耕时节,他们只好将堵在村口的土堆移开后,才能将农具运到田地里。今年64岁的西石桥村村民张立琪告诉记者,第一次挖开后不久,工程不知道什么原因就停下了,第二年没修多久又停下了,去年底,公路施工队又开始回填路基,但干了没几天,又停工了。直到上个月,这条路又一次开始施工了,这回村民们都盼望着能早点修好这条路,让这条断了两年多的公路重新连接起来。
记者体验
想到邻村得翻过山头
3月27日上午,记者从公路起始点即墨大田路的东石桥村开始,试图沿线体验一把,看看到底这条路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多大的不便。谁知记者绕过一座山头便无法再向前行进了。西石桥村的村民张立琪告诉记者,要想到邻近的青山前村和峡后村,必须要绕过南侧的一座山头,穿过几个村庄,然后才能到达。
记者驱车顺着温泉镇南侧的一座山,一路颠簸穿过了三四个小村庄后,才打听到了青山前村。这里的村民提起没有修好的公路,人人脸上都是一副愁容 。随后,记者又翻过一个山头,又行进了近10公里的山路,才到达了离青山前村只有几分钟路程的峡后村。就这样,从上午9时许开始,记者走遍了沿途7个村庄后,每到一个村庄,都要绕行很长一段山路,等最后到达了公路的终点——即墨市店集镇十字路口时,已经是中午12时许。而据了解这条正在维修的公路还不到10公里。
(记者 康晓欢 摄影报道)
公示时间长拨款审批多
提起这条公路的维修过程,负责这条公路工程的即墨市公路局基建科科长陈丰龙告诉记者,他们也想快点把公路修好,但中间立项、公示等各项手续实在太需要时间。陈丰龙说,这条公路一共9.16公里,拓宽后的路面达到12米。工程从2008年2月正式立项后,于当年5月9日开始招投标,并确定施工单位,紧接着5月中旬就开工修路了。“但期间涉及到财政拨款,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审批立项,而且加上冬季施工的限制,这条路的维修只能时断时续。”
今年的3月份,道路已经恢复施工,陈丰龙告诉记者,路面经过3层铺设后,将于下月全面通车。
新闻推荐
昨天上午,家住即墨市经济开发区西障村居民杨先生向记者反映,他家一只母鸡产下一枚奇怪的连体蛋,形状好似一个宝葫芦。随后记者赶到杨先生家中看到,这枚奇怪的葫芦状软壳连体鸡蛋引来不少市民围观。记...
即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即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