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身体的一部分,即墨市大信镇一名15岁少年的腿脚却掠夺了身体大部分的营养,使双腿比上身的体重要重出一倍还多。而更令人揪心的是,这个身患巨肢症少年在一次检查中被告知患有再障性贫血。
15岁少年体重120公斤
“你看,这就是小禹,今年才15岁。”昨天上午,记者闻讯赶到了即墨大信镇中学,在一间简陋的学校宿舍里见到了他。他站起来时足有一米八的个头,可双腿有水桶一般粗。他的妈妈孙海英告诉记者,小禹出生时脚指头就连在一起,脚的长度比普通婴儿大许多。当时全家人没在意,只把他带到青岛做了脚趾分离手术。
可接下来的几年,小禹的脚像吃了“特效药”,长得特别快,6岁时就长到了25厘米,要穿41码鞋子。更令人惊奇的是,随着脚的快速生长,小禹的上半身开始萎缩,整个人变得面黄肌瘦。去年开始,孩子腿部也开始疯长,并且慢慢变粗。到今年初,他的体重已经足足有120公斤。
全身营养“跑”到脚上
孙海英告诉记者,近几年,她每年都带着孩子到各大医院就诊,但都没有见到效果。2004年,孙海英带着小禹到北京一家医院治疗。医生告诉她,这种情况是由于小禹大腿以下的增生神经过于发达,将身体的大部分营养“抢”到了脚部,使得小禹长出了“巨型脚”。随后,小禹在医院做了“整容”手术,切除了部分发达的神经纤维,避免了上身营养被脚 “抢占”。但更令人揪心的是,在孩子随后的一次检查中发现,孩子不仅有巨肢症,而且患上了再障性贫血。
两重病“压”上孩子
“孩子下肢太胖了,目前的轮椅根本坐不下。”孙海英说,孩子下肢巨大原本想通过手术解决,但因为患有再障贫血,只能将手术方案搁置下来。
昨天上午,即墨市残联了解到此事后,立即派人赶到大信镇中学,给孩子送来了一个特号的轮椅。残联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今后每年都会给予小禹最少3000元的资助,下一步将根据小禹的病情进行残疾级别认定。
据学校孙校长介绍,小禹的妈妈孙海英是该学校的老师,她非但没有因为孩子的病情影响教学,反而教的更好,每个月的工资几乎都用在了为孩子治病上。“这两种病都是非常耗钱的病,真有点压得她喘不过来。”孙校长说。 记者 康晓欢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早报讯 昨天青岛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十绿工程进展情况:今年重点实施了绿廊、绿山、绿园和绿肺四大绿化工程,245公里的高速公路两旁披上绿衣,1.55万亩荒山种上了彩叶树。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青岛...
即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即墨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