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永昌 许静 刘祥彩
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
在青岛,谈及蓝色经济,这十二个字总是高频出现。
青岛市蓝办副主任方震说:“谋划青岛‘十二五\’发展蓝图之际,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指出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具体到蓝色经济的发展,我们的思路也是立足本土,放眼全球。”
港中旅(青岛)海泉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蓝于平说:“青岛决策层所提出的‘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与我们公司的愿景不谋而合,青岛巨大的蓝色经济发展空间,也是我们项目落地于此的重要原因。”
即墨市温泉镇党委秘书邱光明说:“温泉镇正在打造的海洋温泉旅游产业立足本土的温泉优势,瞄准高端消费群。乘着蓝色经济这一国家战略的春风,我们很有信心。”
虽然青岛市十二五规划尚未正式出台,但我们了解到,蓝色经济总体空间布局仍是之前确定的“一带、五区、多支撑点”。即以胶州湾为核心的东西两翼“一带”展开,董家口港口及临港产业区、胶州湾西海岸经济区、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胶州湾东海岸现代服务业区、鳌山海洋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示范区“五区”布局,形成现代渔业、滨海旅游、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优势产业聚集的蓝色经济多点支撑。
“发展蓝色经济,青岛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青岛市蓝办综合协调处处长鲍梅介绍说,(下转A3版)
新闻推荐
青岛日报讯(钱卓 徐伟杜世强)日前,总投资8亿元的高科技碳纤维项目正式落户即墨市蓝村镇。该项目由山东新天特种纤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可生产碳纤维700...
即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即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