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内,青岛的三级医院将增至17家,其中8家医院经过改扩建后,达到三级医院的标准。根据青岛市“十二五”规划纲要,青岛市将实施 “953”工程,推进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建设,17个区域性医疗中心全部达到三级医院水平,着重提升五市医疗水平和规模,形成半小时医院服务圈。
就医将新增8家三级医院
青岛市目前已经有9家三级医院,分别是青医附院、市立医院、海慈医院、八医、401医院、中心医院、五医、妇儿中心、胶州中心医院,下一步将新增的三级医院分别是三医、西海岸医疗中心、市北区专科诊疗中心、城阳人民医院、平度市人民医院、即墨市人民医院、胶南市人民医院和莱西市人民医院。据介绍,三级医院的建设要严格按照卫生部要求,在科室种类和水平、人才、环境、硬件等方面都达到一定指标。
在“十二五”规划中青岛市将继续实施卫生强基工程,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改善基层卫生机构设施条件,形成基层 “一刻钟健康服务圈”,让市民可以就近看小病,以达到建成以区域性医疗中心为龙头、特色专科骨干医院为补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同时为了降低医疗负担,青岛市将构建各级医疗机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形成市区医疗中心和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格局,增加医保报销比例,提倡使用基本药物。
健康居民预期寿命达到82岁
“根据2009年死亡情况的监测数据,最新计算出的青岛居民期望寿命是79.99岁。”市卫生局专家介绍,期望寿命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预期寿命,指的是同时出生的一代人活到某年龄时尚能生存的平均年数,而最新出炉的2009年青岛市居民0岁期望寿命为79.99岁,其中男性为77.03岁,女性为83.20岁,今年青岛市将发布2010年的期望寿命。
据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平均期望寿命既能综合反映各年龄组的死亡率水平,又能以预期寿命的长短从正面说明人群的健康水平,是评价不同国家及地区居民健康状况的主要统计指标之一。而青岛居民的期望寿命比前一年增加了1.58岁,已经非常接近80岁,这表明青岛居民身体健康状况又有所改善,而且这一数据也远远高于中国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而在“十二五”规划中,青岛市将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0/10万以内,婴儿死亡率控制在5‰以内,通过多方面的举措使居民预期寿命达到82岁以上。
设施两医院迁建列入规划
“十二五”规划中,青岛市将推进市第三人民医院迁建、市妇女儿童医院二期、市公共卫生中心迁建、市精神卫生中心迁建、公共卫生体系标准化、卫生信息网络等工程建设,这也是首次提出市公共卫生中心和市精神卫生中心的迁建规划。市精神卫生中心逄淑涛院长介绍,根据青岛市精神卫生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全市精神卫生总床位达到4680张,专科医生400人,人均精神卫生防治资源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此外,到2012年,在市、区(市)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成立市、区(市)两级精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无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区(市)要在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精神卫生科,承担精神疾病预防控制任务。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全部设立心理门诊或精神科门诊,配备精神科医师,开展精神心理疾病防治工作。“医院成立精神科,可以自己招聘专业医生,也可以由市精神卫生中心派遣医生坐诊,并综合协调全市的床位数量,目前方案正在讨论中。”逄淑涛说。
利好三大项目即将投入使用
今年青岛市的妇儿中心、国医堂和中心医院门诊大楼将在上半年投入使用,其中新妇儿中心位于市北区辽阳西路217号,一期总建设面积79137平方米,地上16层,地下3层,设计床位600张,停车位419个。国医堂位于人民路4号,新大楼包括门诊、急诊、医技、病房等,届时开放床位将达到1400张。北部医疗中心扩建项目一期位于中心医院内,规划投资4.18亿元,占地面积为6000平方米,大楼主体工程分地上16层,建筑面积5.43万平方米,1到4层主要用于门诊科室和检验、CT、X光机、超声、心电图、脑电图、中西药房、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5到16层可安置800张病床,地下2层作为停车场使用。
“新三医的建设已经开始。”三医工作人员介绍,迁建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7.98万平方米,床位数800个,有助于改善青岛市北部区域居民医疗服务水平。迁建项目位于永平路29号,占地91.93亩,建设规模10.5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000张。
本版撰稿 记者 陈珂新妇儿医院近期将投入使用 于小阳 韩宗勇 摄
新闻延伸
卫生系统将开通12320服务热线
“青岛卫生部门将开通一个全方位的咨询热线,可回答有关卫生行业的各类问题。”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12320热线是卫生系统的功能热线,可受理投诉、健康咨询、疾病防控、公共卫生、医院信息、预约诊疗等服务,以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方面,青岛市将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积极防治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加强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提高人均公共卫生经费标准,扩大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免费项目,预计2011年的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经费将达到2.1亿多元。
按照规划,青岛市将加大卫生项目中的财政投入,力争五年内让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50张、执业医师30人、注册护士40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青岛市户籍人口控制在830万以内
“十二五”期间,青岛市将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青岛市将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少生快富”工程、特别扶助制度和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制度,加强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千方百计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不超过4.5‰,全市户籍总人口控制在830万以内。加大出生缺陷预防干预力度,做好优生咨询、孕前筛查、营养素补充等服务,推进优生优育。
据介绍,去年全市共新出生人口6.8万人,比2009年出生人口增加了6000人,出生率为8.98‰,死亡人口为6.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9‰。统计显示,去年年底青岛市的户籍人口为763.64万人,其中市区275.5万人。青岛市先于全国9年、全省4年进入低生育水平时期,并保持持续稳定,出生人口性别比连续17年保持基本平衡。由于生育率的下降,改善了人口年龄结构,使青岛市近40年处于劳动力丰富、抚养负担低、储蓄率高的“人口红利”期。记者从市人口计生委了解到,尽管青岛市实现了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转变,但是“十二五”期间,青岛市处于人口发展矛盾积聚期,人口发展仍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比如低生育水平尚不稳定,人口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劳动力大龄化趋势明显,人口总量将持续增长等,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新闻推荐
城投·艾丽华温泉度假酒店是由青岛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投资,委托新加坡艾丽华服务式公寓及酒店管理公司进行管理的青岛地区首家具备五星级设备设施的温泉度假酒店。酒店位于山东省即墨市温泉镇以“世...
即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即墨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