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江雪
提到“滨海旅游”,很多人会立刻想到,在热浪扑面的盛夏,投身到大海的清凉怀抱,或者坐在细软的沙滩上,吃吃海鲜、吹吹海风、赏赏海景,恣意享受蓝色魅力。的确,夏季游客比肩接踵、冬季游客稀疏少见曾是大部分滨海旅游城市的共同特点。然而,即墨市2011年的冬天并不“寂寞”,依托海水温泉、康疗养生、滑雪场、山地公园、高尔夫球运动等形式成功吸引大量游客,成为冬季滨海旅游项目的亮点。
据了解,即墨海域面积广阔,滨海旅游、港口、海水温泉和渔业等资源比较丰富。为对接青岛市“一城两翼两纵深”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该市依托滨海公路和鳌山湾等7处海湾,规划了以旅游会展和海洋科研为特色的鳌山温泉组团、以装备制造为特色的田横组团及以海洋文化旅游为特色的丰城组团,有力地改善了城市旅游季节结构,完善了城市旅游功能,形成了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养生保健于一城的“旅游共同体”。
在这个“共同体”中,包含了突出温泉水疗为主的芭东小镇度假村,以山地公园、滑雪场为特色的天泰运动旅游度假区,以近千米金沙滩和海洋温泉两大资源为依托的港中旅青岛海泉湾度假城,都在相互搭配、相互补充的基础上瞄准了不同层面的旅游群体,有力地提高了旅游质量和旅游效益。仅天泰运动旅游度假区项目,2010年便上缴税金4832万元,项目运营至今累计上缴税金1.89亿元,累计安置附近村庄劳动力1200多人,每名劳动力年均收入在1.5万元以上。
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功能的日益完善,城市旅游吸引力不断提升,已成为现代旅游的主体,被称为“托起旅游大厦的脊梁”,同时,传统的观光旅游形式也已经发展到了会展、休闲、商务、购物、生态等多种形式并存。在此过程中,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越来越趋向于区域的整体形象而非单一的产品信息,因此,城市间“抱团发展”的合作旅游已成为大势所趋。旅游项目的协同发展、旅游目的的资源整合所带来的是旅游内涵及外延的延续扩展和旅游品牌质量的提高。
不仅即墨,威海也是这样。从南山东海高尔夫俱乐部到威海华夏城,从仙姑顶到滨海度假区旅游项目,“抱团发展”拉起的是威海高端化、国际化的大旅游产业框架。有数据显示,威海全市接待俄罗斯游客数量从2001年的575人次上升到2009年的10414人次,年均增幅达51%,到威海的俄罗斯游客平均停留时间15天,每天人均消费245美元,旅游效益十分可观。
新闻推荐
11月21日,一位母亲在山东即墨为即将踏上旅程的儿子送行。当日,来自山东省即墨市的首批55名入伍新兵踏上征程,奔赴西藏拉萨等所属部队,提前适应高原气候环...
即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即墨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