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即墨新闻 > 正文

凝聚创新力量 迸发改革强音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来源:今日周村 2014-01-07 17:57   https://www.yybnet.net/

代表委员全神贯注聆听报告□本报记者刘靖

这是新一轮梦想的开端,这是新一轮改革的起步,这是新一轮奋斗的肇始。

1月6日,在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陈思林区长代表区政府向大会作了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对2013年政府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对2014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作了全面安排部署。

报告指出,“根据区十一届四次全委会议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项目为纲、民生优先、实干当先\’工作总要求,坚持把改革创新、提质增效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大力发展‘两型经济\’,加快推进‘两大转变\’,努力实现‘三个走在前列\’,奋力开创‘富而强、精而美\’幸福周村建设新局面。”

发展方向已明,改革思路已清,奋斗,就成了必然选择。

“回眸”2013

——经济实现稳定增长: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5.21亿元,比上年增长7.02%。预计全区生产总值完成283亿元,比上年增长8.5%,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3.0:50.5:46.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8.5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3亿元,增长12.3%;实现外贸进出口7.4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900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122元、13679元,分别增长11%、11.2%。

——转调步伐坚实有力:新上规模以上项目221个,完成投资128.7亿元,比上年增长21.5%。27个工业、服务业重点项目,5个项目投资过10亿元,8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市重大项目,11个项目列入市百项工业重点项目,为我区历年之最。调整完善园区规划,加快基础设施配套,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高档耐材、商贸物流四大特色产业园区初具规模。预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利润、利税比上年分别增长10.5%、9%、8.5%,预计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30亿元,增长9.58%。现代农业活力进一步增强。

——城市形象显著提升:投资2.2亿元高标准改造东门路、青年路、米河路,对8条主次干道进行综合整治,改造17条小街巷。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基本完成。建国、灯塔、胜利等14个旧城改造项目推进顺利,开工建设安置房78.5万平方米。新建长行农贸市场,改造便民市场7处。以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为契机,深入开展老旧小区、城区河道、农贸市场、“八小”行业等综合整治。孝妇河生态商住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引进总投资70亿元占地1200亩的淄博碧桂园项目,一期工程完成投资13.6亿元。抓住王村镇、北郊镇分别列入省、市级示范镇机遇,实施建设项目32个,完成投资23.8亿元。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加大节能改造力度,预计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4.61%,全面完成节能降耗目标。加强污水治理,全区化学需氧量净减少3000吨,河流水质稳定达标。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二氧化硫排放量净减少6078吨。新增造林面积5019亩,森林覆盖率提高1.55个百分点。新建改建园林绿地82.7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93%。

——社会建设成绩斐然:全面落实各项民生政策,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58.05%。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年累计支付医药费1.71亿元,比上年增长15%。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轨,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65元。连续9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工资。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430套,完成60套廉租住房实物配租,为719户家庭发放廉租住房货币补贴190万元。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多媒体“班班通”普及率达100%。完成实验中学公寓楼、凤鸣小学综合楼、城北中学运动场建设,对市南路小学等6所学校校舍进行安全加固。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工程通过验收。统筹推进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升。社会治理“三大工程”扎实推进,电动车实名登记服务模式在全省推广。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省双拥模范城验收。

——政府建设不断加强:坚持科学理政、依法行政,履职履责机制进一步健全。清理行政审批许可事项,提高服务效能,发展环境明显优化。认真执行落实区委的决策部署、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均按时高效办结。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扎实开展“效能亮剑”专项行动,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树立了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改革创新提质增效”

2014年政府工作主要任务六大关键词详解

稳中求进

在经济出现下行的严峻形势下,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稳步增长,是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稳增长首先是稳企业。帮助企业抓好运行管理、营销管理、现场管理、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和风险控制,集中土地、信贷、环境容量等要素资源,重点扶持“纳税50强”企业,加快创新成长型企业发展,力争全区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双双突破1000亿元,纳税过千万元工业企业达到20家以上。加强企业家队伍培训,打造高素质企业人才队伍,引导企业更好担负起发展经济、造福地方的社会责任。毫不动摇地把项目建设牢牢抓在手上,切实把稳中求进、转型发展的任务落实到具体实在的项目上。力争全年开工建设投资过亿元项目30个以上,过10亿元项目5个以上。对重点出口企业逐户分析、一企一策,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及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力争全区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稳妥有序推进“走出去”战略,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切实抓好财税金融工作。

提质增效

抓住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机遇,切实摆脱“旧”的思维惯性,优化增量、提升存量,推动产业结构从“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产业链内部结构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转变。加强技术改造,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围绕再造传统产业新优势,规划实施传统产业产业链提升工程,继续加大技改投资,到2017年对全区传统产业普遍改造一遍,实现传统产业的脱胎换骨、浴火重生。面对结构性矛盾和资源束缚,下大决心压减低端、淘汰落后、腾笼换鸟,有序转移一批丧失比较优势的产能,强力关停淘汰一批高耗能高污染确实无法实施改造的企业,严把源头控住一批新增煤炭消耗项目。着力培植重要增长极,构筑竞争新优势,大力发展科技型工业和服务型经济,支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强化创新驱动,集中优质资源,加快“创新50强”企业发展。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把特色产业园区打造成全区经济转型主战场。 

品质提升

紧抓国家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大机遇,集中打好“东进、西优”两大战役,彰显“舒展、大气、精致”的城市特色。提升城区综合承载能力,加强规划引领,优化功能布局,在集中治路的基础上,逐步把重点转向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和城区河道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孝妇河生态商住区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开发造城、以城兴业,编制孝妇河生态商住区开发建设总体规划,加快推进淄博碧桂园项目建设,确保一期工程建成入住,二期工程全面启动。抓好齐鲁商务交流中心等项目招商运营,发展总部经济和新兴服务业。扎实推进西坞、四涯等村庄连片开发改造,完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序实现城镇常住人口市民化。大力发展镇域经济,做强支柱产业,推动各镇综合实力提升。坚持社区、园区同步发展,因地制宜推进合村并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镇村道路20公里,在王村镇、北郊镇各建压缩式垃圾中转站一座。合理配置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乡统筹

创新农业农村经营管理体制,加快推动农村人口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深入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工程,推动粮食持续稳产增产。基本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基地化“四化”为统领,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参与发展现代种养业,培植农业专业种植大户。流转土地6000亩,扶持沃森流苏、大埠金银花等“千亩示范园”发展。推进白皮松繁育种植基地建设,力争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建设苗木花卉交易市场,建立电子商务平台,争创全省现代农业发展苗木重点区。培植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扎实推进晟博农业开发基地等项目建设。提升标准化蔬菜基地2000亩。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完成第十五期农业综合开发。积极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提高农民创业、就业、增收能力。加强乡村文明建设,突出整治农村环境卫生。

生态优先

生态建设既是环境问题,也是民生问题。把环境作为最大资源,生态作为永久财富,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周村”。加强大气环境治理,集中打好工业大气污染整治、道路扬尘污染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露天焚烧监管和清洁能源替换五大攻坚战,力争“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明显增加。强化排污监管,全面实施涉水企业排污口远程监控。建设南郊污水处理厂,完善人工湿地配套设施,确保河流水质稳定达标。严格环境执法,构建齐抓共管防治污染的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新增造林绿化面积5000亩。开展生态镇、生态村居、生态企业、生态学校创建活动。加快矿山生态恢复,提高生态修复能力。

改善民生

持续深入实施“群众满意工程”,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人民。着力提升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能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就业再就业7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2600人。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20元。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新建150套限价商品住房。繁荣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推进西马小学等校舍重点工程建设,改造职业中专运动场。推行城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发展城乡教育联合体。新建提升30处村级文化大院。深化基层医疗机构改革,探索公立医院改革路径,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推进计划生育政策改革,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扎实推进网格化、信息化、社区化“三大工程”。整合资源,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实施新一轮社区建设规划,力争12个城市社区和9个村改居社区建成综合服务大厅。依法有序组织村“两委”换届。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深化“平安周村”和“法治周村”建设,抓好安全生产和信访维稳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实事暖民心

在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同时,2014年我区还将努力办好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实施社区整体提升和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抓好农村中小学校舍标准化建设;实施涿河治理工程;综合整治农村垃圾;实施社会养老服务增容和老年津贴扩面;完善城区消防设施;对米河、白蛇沟进行防洪排涝改造;实施南部城区集中供暖工程;新建3处城区便民市场;提高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及医疗救助标准。 

同时,继续实施好以下续建实事项目:市民之家建成投用;为3000户居民开通天然气;区医院迁建完成工程主体;对残疾儿童进行康复救助;实施社会安全信息化工程。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聪王村镇彭家村的村西出村路口因货车经过频

...

即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即墨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凝聚创新力量 迸发改革强音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