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感谢党委、政府了,没有他们的帮助,我女儿的病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近日,当记者见到淄川区龙泉镇韩庄村村民王克文的时候,他激动地告诉记者,“为了给女儿治病,已经向亲戚朋友借遍了。正当自己一筹莫展之时,镇上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送来了救助金,解了我们燃眉之急。”据了解,王克文的女儿王秀美被查出患有精神病,治疗需要高额医药费,龙泉镇党委、政府了解情况后,共为王秀美捐助救助金1.2万元。
在龙泉镇,凡遇到困难的群众,除镇党委、政府倾情帮扶外,龙泉镇19个村居均设立了救助工作站,以不同方式帮扶困难群众。其中,韩庄村通过爱心基金向患有尿毒症的村民张红娟捐助数千元;龙四村2014年爱心帮扶20名贫困大学生,圆了他们大学梦。
近年来,龙泉镇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多渠道筹集资金,不断强化规范化管理,多形式、多层次提供保障,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救助水平稳步提高,有效解决了困难群体的生活难题,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规范城乡低保救助,让救助更加阳光。龙泉镇共有城乡低保对象1013人,年发放低保190.2万元。2014年4月至10月,省、市、区、镇四级联动,开展了“阳光低保专项行动”,通过进一步规范低保救助申请程序,共退出81名低保人员,做到了“应保尽保、应退尽退、进退及时”的工作目标。
建立“一门受理”,清除救助盲区,全面推进临时救助。今年龙泉镇设立救助中心,在19个村居全部设立了救助工作站,将现行制度没有覆盖到的低保边缘家庭、特殊困难人员全部纳入政府救助体系。两节期间开展“雪中送炭、温暖送万家”等系列活动,投入资金10.6万余元,救助困难群众达800余人、困难家庭82户、贫困大学新生7名,发放救助金28.2万元,全镇建立起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的救助格局,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建立社会救助机制,变“单兵作战”为“多措并举”。镇党委政府拿出2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建立了爱心帮扶救助基金;部分村居建立了爱心救助基金,龙四、渭二等村居负责人个人的全部工资拿出用于救助本村困难人员,全年已救助59人;开展“机关干部帮扶”活动,即百余名机关干部帮扶贫困户,到目前,全镇110多名镇直机关干部参与社会救助活动,帮扶对象达110户343人;通过各项救助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点点滴滴聚沙成塔,分分毫毫点石成金”的社会效应。
建设农村幸福院,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针对老龄化、“空巢”现象日益突出的问题,构建了以“养老机构为支撑、高龄优待为基础、社会参与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投入50万元,兴建了5处农村幸福院,投入30万元,对90岁以上高龄老人、老年低保对象、“三无”老人等特殊人群提供不同政策的帮扶。
龙泉镇负责人表示,社会救助工作业务面广、涉及环节多,今后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救助工作的整体合力,为社会和谐发挥重要作用。
新闻推荐
...
即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即墨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