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伟
“将安全及时地接送考生,保证圆满完成送考任务!”6月2日上午,“的哥”“的姐”们真诚而庄严的宣誓声响起,我区“爱心送考”活动也正式启动,我区35余名职业道德良好、驾驶技术过硬的出租车驾驶员组成“爱心送考”志愿服务车队,在高考期间为考生提供免费优质的送考服务。这些车辆统一在前挡风玻璃上贴有粉红色的“爱心送考”心形标志,方便广大考生和家长识别。同时,106路、238路、239路26辆公交车对考生一律凭准考证免费乘车。
在“爱心送考”启动现场,35名“的哥”、“的姐”蓄势待发。记者随机采访中发现有不少参加了好几届送考的“老师傅”,其中更有连续多年“爱心送考”的,孙奎军就是一个。
“如果大家看到了电视或者报纸,家里有需要联系送考的,提前联系我,我会为大家服务的,我的电话号码是13011626341……”采访之初,孙奎军如是说。作为雷锋车队的队长,孙奎军一直参加着“爱心送考”,不管是司机们还是交运局的工作人员,一提起孙奎军就竖起大拇指说很有爱心!参加多年送考,自然有印象最深的事情。孙师傅对记者说,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在六中考试的一个王村镇的学生。“当时已经八点多了,一个学生急匆匆的跑出来问我,原来是没带准考证,家住王村镇政府北边,在临考前5分钟赶到了考场,没有耽误他考试。”孙师傅对记者说,虽然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一想起能够帮助学生及时考试,他是打心底里高兴。
爱心换来一声称赞。“我们不求回报,对方的一句谢谢我们就心满意足了。”孙师傅说,记得曾经拉过一名萌水镇三衣的学生,“是第二届还是第三届的时候送考的,由于她家远,提前联系的我,但是她的父母信不过啊,怕孩子出事。”孙师傅说,为了让家长放心,自己邀请他们到家里去,家长知道了我的电话和住址就放下了心。“中午我在家里都准备好了饭,她们觉得太打扰了,说已经过意不去了,免费让我接送,还要在家里吃饭,就这样她们在外面吃了。”也因此,两家因送考结缘,成了朋友。孙师傅告诉记者,“当时考完了还要过来谢自己,一声声谢谢心里很舒服,我说不用,这不都是咱们应该做的吗。”据记者了解,在以往高中考期间,“的哥”、“的姐”们每天早晨6点半,就有“的哥”“的姐”早早等在学校门口,用司机们的话说:千万别给娃娃们误了。
和其他司机师傅讲不完的送考故事相比,“的哥”范传华的经历显得有些“苍白”,他告诉记者,自己也参加了爱心送考,除了提早联系自己拉送的外,因急事赶考的考生一个都没拉到。
这是为什么呢?范师傅告诉记者,按照安排,他去年分在了“应急小分队”,这个小分队没有提前和考生“结对子”,而是专门针对临时、突发情况需要送考的学生,尽管自己也很想像其他师傅那样让车子跑起来,去接送考生,但“应急”的工作同样关键,就这样,王师傅在去年高考两天里一直守在安排的地点,时刻准备着为需要考生的服务——尽管是“零接送”,但同样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份爱心。
在记者看来,司机们参加“爱心送考”无疑是一种付出。记者算了笔账:跑出租平均1小时下来就是三四十块钱。参加爱心送考生的出租车,少的每天少跑2个小时,多的每天要少跑6、7个小时。像孙奎军这样的“的哥”,两天高考,每天早晨7点到下午5点,全程盯在那里,一天三分之二的收入都没了。别的“的哥”说起来也是竖着大拇哥:这几个哥们儿是贴钱在干好事呀!当记者问及参加“爱心送考”后悔吗?孙奎军说,“我没有上过大学,只希望为他们考试尽自己的一份力。”
新闻推荐
...
即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即墨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