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伟
“以前用电高峰的时候,家里的电灯老是一闪一闪的,好像在跳舞,现在通过供电公司的改造,电压稳定多了,无论什么时候,家里的电饭煲、电烤炉等大功率电器都可以用。”上沙村村书记王清波乐呵呵地介绍着村里的情况。
近日,周村供电公司组织人员对上沙村进行低压线改造,使村里200余户村民告别了“灯泡跳舞”的时代,用上了舒心电、安全电。 “这解决了我们十几年的心病。”村里的李大娘说,以前一遇到雨天、雪天,家里的电压不稳定,经常停电一大片,“俺们村是贫困村,用电问题一直困扰着村民。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保护器,一户停电不会再造成大片停电了。”
据驻村第一书记梅立强介绍说,王村镇上沙村是省级贫困村,村里现有176户人家、512口人,年人均收入4200元。上沙村由于地处丘陵,交通不便,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阻碍。目前,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剩下的就是年幼的孩子、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家庭妇女。村集体靠土地承包,每年只有6万元左右的收入。为帮助该村脱贫致富,全面提升供电质量,彻底解决农村低电压问题,国网淄博供电公司周村供电中心彭阳供电所积极提报项目,申请改造资金,今年9月份,在该村负荷中心新上400千伏安箱变一台,低压供电半径由700米缩短到350米。
进入12月,又对该村低压接户线进行了整改,接户线全部更换成25平方毫米铜电缆,为每家每户安装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更换新式电表箱35个,改造后的上沙村末端电压由170伏提升到220伏,用电质量明显提升。个体户老板王福生高兴地说:“我家的注塑机可以满负荷运转了,再也不用担心电压低、电不够用的问题了,过几天我准备再上两台注塑机,以后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
上沙村不是村民告别“灯泡跳舞”的个例。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农村经济的迅速增长,每年冬、夏季负荷高峰时段,低电压现象屡屡出现,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成为困扰居民的一大“顽疾”。面对“低电压”现象可能再次涌现的现状,周村供电公司多管齐下,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分步骤、分阶段地开展“地毯式”排查改造。针对有些农村低压主干线线径过小、线路老旧,不能满足日益激增的负荷需求;有些台区线路老化现象严重,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等一系列问题,周村供电中心及时制定低压供电线路改造方案,重点对运行时间久、供电半径长、线路老化的低压供电台区进行改造,提高电能质量,确保迎峰度冬期间设备、线路电网安全可靠供电,让居民能够用上舒心电、放心电。“确保农村用电,也是为保障春节不停电作准备。”周村供电中心工作人员说道。
截至目前,周村供电中心完成69个村的“村村强网”工程,累计改造10千伏线路23公里,户均容量提升至2.26千伏安,整治老旧配电室130个,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质可靠的电力供应。
新闻推荐
...
即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即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