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朔桦
近日,包括“高校学生圈”“指尖即墨”“即墨大事件”等多个微信公众号称,山东即墨市西瓜有毒,甚至称2万吨毒西瓜流入各地,已致8人死亡。10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对此进行回应:此类消息为谣言。据了解,早在3月,即墨市就对西瓜类食用农产品进行了专项抽检,合格率达99.3%。(据《京华时报》)
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国家食药监总局出面击碎“毒西瓜”谣言,固然传递出重视的姿态,但这样的辟谣成本,无疑十分高昂。事实上,类似谣言此前已出现多起,什么“虫橘子”“病樱桃”“毒香蕉”……既损害了水果产地的形象和消费者的权益,更让大批果农陷入瓜果滞销赔本的境地。
民以食为天,岂容谣言遮人眼?大家在转发消息时,要多问几遍真假,多留几个心眼,同时也要加大对造谣主体和传播平台的责任追究。如果造谣者总能全身而退,我们就不能指望告别谣言中伤。因此,对这起“毒西瓜”谣言,不能就这么算了。
新闻推荐
107岁老翁赶集逛两圈不喘粗气即墨市黄家埠村黄佳梓老人腿脚灵活喜欢吃猪头肉爱讲笑话
本报讯 (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快过年了,即墨市黄家埠村已经107岁的黄佳梓老人也和家人一起忙年。8日上...
即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即墨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