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师傅住在自己搭建的吊铺上。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刘笑笑
1月3日晚,岛城天气寒冷,气温零下1℃。半岛记者跟随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对岛城露宿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集中救助。排查中,分别在海信立交桥下和杭州路立交桥涵洞内发现两名露宿街头人员。由于二人均不愿意到救助站接受救助,工作人员为其发放了御寒的棉衣棉被和食物。据了解,青岛市救助管理站自2017年11月3日正式启动寒冬送温暖活动以来,巡查流浪人员露宿街头地点23处,发现流浪人员45人,劝导并接受救助27人。救助管理站24小时救助热线已开通,市民和单位如果发现需要救助的露宿街头人员,可随时拨打求助电话84851591求助。
常年住在涵洞吊铺里
3日晚7时30分,由于气温下降,路上行人并不多。为了给严寒中露宿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及时送去帮助,当晚,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重点对露宿者易于安身的车站码头、桥梁涵洞、自助银行进行了拉网式排查。
半岛记者跟随救助站工作人员首先来到青岛长途汽车站附近的杭州路立交桥下,根据前期工作人员的排查,桥下涵洞里住着一名露宿者。通过手电筒,半岛记者看到,涵洞里堆放着乱七八糟的破旧物品,有沙发、锅碗瓢盆等。再往里走,吊在空中的一个简易床铺映入眼帘,吊铺四周罩着塑料纸和破旧的毛毯,55岁的赵师傅此时正躺在吊铺上。由于寒冷,他身上穿着厚厚的衣服,盖着两床破被子。“师傅,你睡这里冷不冷啊?”市救助管理站救助科孙永生问。“不冷,习惯了。”赵师傅笑笑说。
他告诉记者,自己现在从事杭州路立交桥下的涵洞清扫工作,一个月收入1000元。“住这里挺好的,打扫卫生方便,还不花钱。我去救助站住的话,来回不方便。”赵师傅说,天冷的时候,他就多穿点衣服多盖点被子睡觉,拒绝了去救助站接受救助。最后,工作人员为其发放了一床崭新的棉被和一件棉大衣,并送上了4桶方便面。
来青十多天拒绝前往救助站
当晚,救助站工作人员还在海信立交桥下发现了一名露宿在桥底下的流浪者。半岛记者看到,他睡在几层破旧的褥子上,身上盖着几床被子,将头全部蒙在被子里。见到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这名看上去20多岁,头发乱蓬蓬的小伙当场拒绝了前往救助站接受救助。他称自己来青岛10多天,老家在东北,对于其他问题便不再回答。于是,工作人员只好为其提供了一床被子和一件棉大衣。
以劝导为主,自愿、无偿救助
进入冬季,岛城天气渐冷,露宿街头的流浪者再次牵动着政府和全社会的心,根据民政部、省民政厅和市民政局有关“寒冬送温暖”相关指示要求,市救助管理站自2017年11月3日正式启动寒冬送温暖活动。全体工作人员共分为9个救助小分队,开通救助管理站24小时救助热线,随时接收自愿接受救助的流浪人员。
青岛市救助管理站救助科副科长孙永生介绍,救助站每天安排专门的车辆、人员,携带救助物资,对容易有流浪人员露宿街头的部位进行全面巡查,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劝导,发放御寒物资。自活动启动以来,共出动车辆121台次,人员351人次,巡查流浪人员露宿街头地点23处,发现流浪人员45人,劝导并接受救助27人,其中保护性救助5人,经劝导自行离开8人;接受救助买票返乡14人,现在仍然露宿街头拒不接受救助的11人。发放救助物资大衣27件,棉被35床,食品152份。
孙永生说,救助站主要以劝导为主,实行自愿救助、无偿救助,对于不愿意到站救助的,发放足以御寒的棉衣棉被、食物、水等。对于前往救助站接受救助的流浪人员,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顾,想回家的还可以为其买票回家。
■链接
发现露宿街头人员
请拨打电话救助
据悉,市民和单位如果发现需要救助的露宿街头人员,可以直接就近护送到救助管理机构,也可以随时拨打电话求助,也可以拨打公安110、城管12319电话求助。(各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24小时救助热线:市南区85802099,市北区85801197(白)80912349(晚),李沧区(87636945),崂山区(85887391),城阳区(87868059),黄岛区(89058660),高新区(66727079),即墨区(88521669),胶州市(82206081),平度市(84389595),莱西市(88400757),市救助管理站(84851591)。
新闻推荐
60岁以下残疾人遇意外伤害可打电话理赔 保险项目包含意外身故、意外伤残、意外门诊医疗费用、意外住院医疗费用等保障
半岛全媒体记者刘笑笑报道本报2017年12月31日讯为助力残疾人家庭减负,增强残疾人抵御意外伤害风险能力,根据市政府2017年度市办实事工作要求,青岛市为青岛市户籍人口的60岁以下持证残疾人...
即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即墨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