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如意40×68cm
▲瓜瓞绵绵图35×34cm
由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荣宝斋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北京银行济南分行等单位主办,荣宝京行艺术馆、鲁铭资本、济南诚励书画教育学校、山东映品德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的“心在金石草木——逊芝书画展”,于2019年1月20日下午在济南荣宝京行艺术馆隆重举办。
展览共展出逊芝先生书法、写意花鸟作品共计百余幅,全面体现了逊芝先生作为高校教师为适应教学而对个人艺术实践所作的多样性探索,同时又体现出以金石滋养写意花鸟画的个人艺术偏好。逊芝先生认为,这次个展是为了发现和获取其中的问题,加以调整,是“修己"的阶段性总结。
逊芝,原署刘元飞,山东即墨人,号两笑山房主,驴屋檐下人。故乡秦代置县,隋朝建城,建城史1400年有余。历史悠久,文化厚德,文人辈出。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下,逊芝自幼学习书法与绘画,为未来的艺术创作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逊芝先生善书法,亦醉心绘事,书画皆取法广泛,师古不泥古,融会而贯通。其人其书画宛然一体,可谓纵横洒脱,厚朴蕴藉。先生近些年作品高产,在书画艺术界颇受好评。此次展览题为“心在金石草木”,流露出其现阶段的艺术探索方向,展示了其近期艺术创作活动概况。
作为书者,逊芝秉承诗书画印相通之道,诸体皆能且取法高古。观其篆籀书,笔力遒劲,又不失温婉,寓巧于拙,给我们余音绕梁之感。品其行草书,韵味十足,线条交织回环、或徐或疾,或浓或淡、或收或放,节奏变化多端,笔力张弛有度。“金石味”为古今诸多学书者重视的审美气质,熟谙此道的逊芝先生在历代书法经典作品之追索体悟其真谛,并竭力表现和化用在其各体书法作品之中,他的作品古朴又不失新意,在习古的同时,更在字的情感表现上力求突破,做到形神合一。作品《寿同金石》用笔成熟老练,挥毫间不拘小节,枯而能润、笔力刚劲,展现出作者顽石般的性格。书法的审美观与其他艺术形式别无二致,韵律感颇为重要。线的交织、徐疾,墨的浓淡、氤氲都构成有形的音韵。再如作品《徐渭题画诗》,徐渭的题画诗是其画作意境的概括,具有独特的魅力。逊芝在创作时注重章法的连绵、笔意潇洒自如、加入块面感使得韵律感十足,意境油然而生。其生动的线条作为‘节奏’的载体,通过笔墨走势表达出作者的内心活动。他不苟于繁琐的细节,不迎合亦不造作,往往统览全篇,险象迭出却又步步生机,浑然一体,痛快、洒脱和豁达满溢其中。
作为画者,逊芝崇尚书画同源,题材多以写意花鸟类擅长。在他的作品中,以金石滋养写意花鸟画为观念,用书法式的笔法贯穿整个创作系统,形成自己特有的意境。这得益于垂髫之年的笔墨研习,入木三分、令人惊艳。在作品《草书之幻》中,看似无序交织的藤蔓却错落有致,疯狂的线条呈现出生命特有的温度,主干刚劲有力、枝条参差披拂、给人侠骨柔肠之感。墨的浓淡布局拉开空间层次,笔势的变化则争强了画面的骨力,散发出无穷的魅力。在作品《大吉图》中,昂首的公鸡用接近写字的笔触来描绘,巧妙的表现出雄鸡威风凛凛的特点,落笔干脆又不失格调。逊芝国画之风遵循古意,画面疏密、留白、布局严谨,古朴不乏张力。手法拿捏得当,时大笔概括、时小笔勾勒,灵动潇洒。
逊芝尊崇吴昌硕先生,并把吴昌硕先生“食金石力养草木心”的题跋作为画展用名,可见对其影响之大。逊芝作品当中的设色也得吴先生之法,用色艳而不俗、混而不浊,且多了份淡雅与宁静。在表现上他讲究率性,强调‘写’的表达概念,更不局限于单一的创作方式,不喜欢被风格化。认为创作是有阶段性的,每一阶段的作品则是对当下状态的影射。
书画作品最高的境界是超脱于形式、技术之上的,是追寻本我的。逊芝不规避直白的表达,忠于内心深处的情感,这份自然与本真感染着每位观者。他以独到的见解、精湛的技艺,达到了今天的艺术高度,作为当代的艺术家,很难为他的作品加一个定义,因为他来自传统、修于传统、创作思路也绝非一成不变。一如他给自己的评价:“余学习书画,天生愚钝,不敏于新奇,于古贤面前奴气十足,自诩:与古为徒,志在见贤思齐,唯思齐或可与贤齐,与贤齐或可贤于贤者。”也许正是他这种将艺术修行与生活合二为一的方式与永远在路上的艺术态度,才使得他能够获得今日之成就吧!
(曹英瀚)
▲笑口常开68.5×42.5cm
▲与松鹤同侪180×96cm
新闻推荐
一座古城频频获奖的背后 即墨古城一天内荣获“青岛文旅新十景”和“青岛态度·魅力古城”俩奖项
◥夜晚的即墨古城流光溢彩。(王垂乐摄)即墨古城张灯结彩,年味浓浓。(冯刚摄)过大年”活动期间即墨古城丰富的民俗表...
即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即墨,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