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莱西新闻 > 正文

清明三章

来源:烟台晚报 2017-04-13 10:43   https://www.yybnet.net/
徐林旗

徐林旗老师说这是他用心血和着眼泪写的,愿天下人人都有个家、人人都别忘了自己的爹和妈……2017年的4月3日至5日,清明放假期间,徐老师以“回家的路·跪拜的信仰·行囊里的清华”为题,连续三天配图发了三篇微信,是名《清明三章》。原本只是记录徐老师自己回家真情实感的流水日记、微人微信,也没在意群友假期是否上网、是否点赞评论,令徐老师意想不到的是,第一篇微信《回家的路》发出不到两个小时,点赞、评论的群友迅速过百,这大大出乎徐老师的预料,第二篇《跪拜的信仰》也是这样、第三篇《行囊里的清华》更是近二百个点赞和评论,许多群友为之感动流泪,有的群友还专门联系徐林旗老师表达同感、希望结集转发分享。人间自有真情在,回京后,徐林旗这位招远游子第一时间便把微信内容润色并稍加修改,继而配音抒发朗读者的心声。今天,我们全文转发这篇《清明三章》,与您分享。———编者

回家的路

2017年4月3日上午7:32,我发出了下面的微信:

已经是春节后的第三次回家了,回家、回家、回家,只因为家里有咱的爹和妈……

昨天,4月2号,中午启程,从首都北京回老家金都招远,一路上乘高铁、转汽车,六个半小时的旅途中,又静静地重读了一遍焦波兄的《俺爹俺娘》,伴随着一阵阵的感动,我的心便早早地飞回了家、飞到了爸妈的身边。

出莱西、进招远,“小县城”里也开始堵车了,感觉等了无数个红灯,傍晚六点半终于进了家门:映入眼帘的依然是爸妈殷殷的期盼,和哥哥嫂子们早就做好了的丰盛晚餐与笑脸,子侄外甥们都在北京,家里是我们50后、60后的哥仨和我的两位淳朴善良的嫂子,陪着两位80后的爹妈,这,是清明的聚会。

晚饭后,洗完碗筷、收拾完饭桌、喝一杯茶,哥哥嫂子们都回了各自的家。家里又开始安静下来了,我独自陪着老人,回答着他们对远在北京的孙子、重孙子们的牵挂,然后,听着他们的絮絮叨叨和时不时的轻声叹息,听着老妈偷偷地告爸爸的状,看着老爸有了主心骨似的公开“顶撞”,以及时不时、那伴随他们一生、无关紧要的小小的“争吵”……最近的天气有点冷,突如其来的倒春寒,让爸妈的老胳膊老腿又都开始了呻吟,心细的大哥也便早早给调好了定时的、简单开关的空调,看着日渐衰老、开始健忘又有些“任性”的爸妈,心痛了!

一早起来,拾阶而上,爬了爬有烈士纪念碑的西山,苍松翠柏间庄严肃穆,今天人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啊!在山顶上,随着健身的人们弯弯腰、踢踢腿、放肆地吼了吼嗓子,看了看日出,然后,赶紧回家。一推开家门,闻到了饭香,年迈的老爸老妈已经快备好了早餐,桌上有鸡蛋、有点心、有热好的包子,有可口的香肠和小菜儿,还有自己最爱喝的家乡小米粥。刚熬好的粥太烫了,于是,我趁机拉了把椅子、扶老娘坐下,饭前半小时的感恩,我把按摩的清明,献给了生我养我的亲爱的老妈。

跟每次回家一样,提前三天就做了预告:今天上午8:30-11:00和下午2:30-4:30,我将在金都金街、在新罗峰书院里“坐台”,与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一起读读经典、聊聊家教、谈谈文化,据说好多人会去。

新罗峰书院,我是总发起人之一、自命“公益总干事”,它是由我和1983年考上大学、离开老家的高中同学们一起公益共建;当年高中的班主任徐可志老师被我“任命”为创始院长,感恩楼宇烈先生慈悲,既兼任了名誉院长、又题写了名字、并为书院讲了开学第一课;敬爱的金德年先生———清华园里题字二十余处的书法“金字招牌”,生前也为书院留下了几十幅出自《论语》的君子名句墨宝,并书联正门:“养天地正气招携怀远,法古今完人共建斯文”!这,也正是我和我的同学们,对家乡无限的期盼与眷恋。

享受着爸妈给做的丰盛早餐,我突然想,今天一会儿去书院,一定得跟同仁们讲讲自己的爹妈、讲讲自己的家,有道是“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个家”、“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

这么频繁的回家路,从妈妈八十岁起,我已经走了四年多,我知道我还会继续不断地走下去,虽然,家里有哥哥嫂子们对老人无微不至的照顾,虽然,我回家也只是吃货一枚,但我还是要回家,这里有我的信仰、我的牵挂,这里是我人生的起点和不息的幸福加油站……

跪拜的信仰

2017年4月4日晚20:26,我的微信是这么说的:

跪下了、跪下了……

清明节的一大早,在老家、在祖坟、在爷爷奶奶大爷们的墓碑前,在姥爷姥姥们的坟茔处,我跪下了……跟随着哥哥们,我跪下了,深深地叩下了自己那有时“自作聪明”的高昂的头颅,我跪下了;清明节的晚饭后,在城里,在父母斑驳沧桑的脚下,奉上一盆热情洋溢的水,我又跪下了,跪下了,伸手触摸着、揉捏着、感动着爹妈那粗糙温馨的足底、这承载了自己谦卑的却可以顶天立地的根基……我又一次次地跪下了。

这是一个必须感恩的清明,孟子说君子有三乐,自己一直心向往之,虽未至君子之境,却也常有不亦乐乎之感:“父母俱存,兄弟无故”,这是孟子所喜的君子第一乐,很荣幸,我得到了、而且兄弟姐妹四人各有一子,除最小的犬子未婚,子侄外甥三人都随我在北京上学、娶妻、成家、买房,都有了自己的宝贝娃,这是何等的荣幸啊,每每想起爸妈年事已高,诚惶诚恐中,我常常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觉。“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是孟子所说的君子第二乐。每每在诵读《大学》、《中庸》经典中、每每在跪拜天地父母时,倒也经常问自己“你做到了吗?”也经常以曾子的话自励,“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慎独、诚敬,但求心安。“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这是孟子所谓的君子第三乐,也竟是自己五十经年、天真烂漫的梦想,于是喋喋不休,做起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春秋大梦,还把“清华人文精神传播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当做了自己毕生的追求,哪怕有时也像条“丧家犬”一样不受待见,喜乐依然。

曾经陪伴过李政道“跪着”与学长们合影,曾经见识过季羡林跪倒在母亲坟前、曾经闻听先生那撕心裂肺的“儿不孝、儿来晚了”的“赋得永久的悔”……看着、想着,一次次跪拜中,明白了、明白了、终于明白了:并不是天生所有“男儿膝下有黄金”,那得看你、那得看你、那得看你,敢不敢、敢不敢跪罢天地跪双亲?!

今年的清明,看到了华夏五千年源本的节日大美:

看到了,看到了高铁、飞机、自驾……车水马龙的拥堵中、那回家踏青扫墓人的怡情;看到了央视屏幕上那循环不断的忠魂致敬、家风追思、感恩与亲情的诗意传承;看到了清明节放假,这一唐宋以来历朝历代的法定节假日,在当今共和国的又一次“斩钉截铁”的回归!这华夏的景象啊,大美,恐怕连唐诗宋词也不能穷其梦幻与灿烂……

在老家,为了防火、为了让祖上呵护着的青山绿水永远生生不息,政府规定:山上严禁火烛,倡导文明祭扫。我可爱的乡亲们竟也如此这般地认真执行了,但他们奉上鲜花的同时,却又创新地建起了信仰寄托的“冥府银行”……“器惟求新”,法律是要遵守的、科学也是不可违背的,但是,“人唯求旧”,为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跪拜的信仰,却是永远必须的!

行囊里的清华

2017年4月5日上午9:47,我又发了这篇微信:

行囊,行囊,回家时是空空的行囊,远行的路上又是满满的希望。

此时的我,坐在清明雨中飞驰的高铁里,行进在从老家招远到首都北京、在回清华的旅途中……

昨日清明,好雨知时节,晚上八时许,贵如油的春雨便淅淅沥沥地来了,真是久旱逢甘霖啊!感叹之余,我突然在想:这家乡期盼已久的幸福,莫不是、莫不是百姓们家家诚敬、户户踏青,跪拜的心性感动了天地雷公?!

今天一早本来六点需要坐车赶路,怕“80后”的爹妈着急,便谎称六点半起床、七点出发就行,自己却偷偷地上了五点半的闹钟。爹妈信了没有,我不知道,但他们前一天晚上八点不到,就催我早早睡觉,他们说:你这一天太累了,上山上坟、陪老爸去医院换药、又去看老师、又去给人讲课,太忙了,你这孩子,不要命啦,快早早睡觉吧,明天别耽误火车……

在爸妈不厌其烦、唠唠叨叨的催促下,我八点半进了卧室,看了会儿书、发了篇微信日记、十点钟就睡觉了。每次回老家,在爸妈的身旁,我总是睡得最好、最沉、最安稳。

一觉到了清晨四点半,听到了客厅里窸窸索索的声音,透过门缝,看到了灯光,我知道爸妈又在给我打点行囊了,为了让他们安心,我继续躺着、没动,闭着眼却不由地思绪万千:每一次回家,问爸妈需要什么,他们总说家里什么都不缺、你哥哥嫂子们都给备下了;每一次给钱,他们都推脱不要,尤其是过了80岁后,他们更说老人花不着了,即使收下了,又总是变着法儿、变本加利地还给了孙子们……

回家时是空空的行囊,可每一次离开爹娘远行时,却又永远是满满的希望,他们恨不能、恨不能把整个家让儿带走!想着、想着,幸福的热泪竟也不由自主……儿行千里母担忧啊,每一次爸妈都会说“穷家富路”,每一次又都是爹娘倾其所有的行囊;每一次都有“滚蛋的饺子、缠腿儿的面”,他们说要用面条拴住儿女们回到家的腿、安住子孙们奔腾着的心,却又用临行的饺子,用圆满的饺子为远行的人儿许一个鹏程万里一帆风顺……

五点一刻了,我假装着刚睡醒的样子,起床、开门、揉揉眼,看到了大包小包满满的行囊:有大哥给娘的火烧、二哥送妈的皮皮虾、表姐给她舅的点心、内弟家的花生和麻花、中礼妈妈专门定制的面条和咸菜,以及老家乡亲们送的山野菜……满满的行囊,妈妈好像总嫌包裹小,爸爸总说再装些……妈妈说早就知道你是六点走、怕耽误、就先给你装装行李……装好的东西不带可不行,妈妈说,那不是给我的,是给她在北京的小孙子、必须得给他带上……

该走了,“妈妈,您平常家务事儿别太着急,有我哥哥嫂子他们呢”、“爸爸,有点小伤小病您别太在意,真有病咱去医院,皮实点儿哈”、“爸爸妈妈,平常好天儿,您尽量多活动活动,别老坐着、老躺着”……我当然知道,老家有哥哥嫂子们无限孝心、细致入微地照料,对爸妈我尽可放心,但我还是用心地唠叨着,看着越来越孩子气的爹娘,天下的儿女们啊,咱一起给咱的爸妈一个大大的拥抱吧!

妈妈的腿不好,电梯前告别,爸爸还是坚持着帮我拿行李、送到楼下、装上车,车发动了,爸爸一如既往、又亲自为我关上车门、挥挥双手;车开了,前行几十米,该转弯了,回头望去,模糊了的眼前,是老爹雨中那摇动着的双手、那永恒的剪影……

告别了父母,又带上了占一爸爸送的鱼虾,手拉肩背着、这无以复加的来自家乡的行囊,我向远方的清华走去……

回家的跪拜,这是我蓄势远行的行囊,也是你的,也祈福着民族回家的血脉、远行的力量。

新闻推荐

两男子搭伙流窜盗窃尼桑轿车

本报威海2月28日讯(记者孙丽娟通讯员李振伟)日前,乳山警方破获一起当地汽车被盗案,连带侦破了发生在莱西市的另一起汽车被盗案,两起案件都是尼桑轿车被盗。1月8日,乳山市民于某停在...

莱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西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清明三章)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