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河是青岛的母亲河,从北向南贯穿整个青岛。近年来,随着大沽河综合治理工程的完成,大沽河沿线生态旅游经济带迅速崛起。“生态是莱西实现差别竞争、特色取胜的潜力所在。必须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理念,呵护好蓝天净土,守护好绿水青山,不断放大莱西生态优势。”莱西市委书记庄增大表示。而这种绿色发展的理念,也已经给莱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休闲小镇打造青岛“后花园”
入秋以来,莱西沽河街道的曲家庄葡萄园里的葡萄逐渐成熟,每天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采摘。
作为青岛大沽河流域面积最大的镇(街),莱西市沽河街道依托本土优势,规划打造特色休闲小镇。 “休闲+乡村游”受到游客宠爱。根据沽河街道办工作人员统计,目前沿着大沽河两岸,他们街道共培育出山后韭菜生态园、大沽河万亩果品生态园等休闲农业园区12个,其中3A级旅游景区2个,山东省休闲农业旅游示范区5个,年接待休闲旅游的人数达到15万人次。不仅如此,围绕沽河“休闲小镇”的规划,“休闲+食品”产业,“休闲+文化”产业也迅速发展。如今,“休闲+”产业已成为沽河街道最大特色,不久的将来,沽河街道将真正成为青岛的“休闲后花园”。
绿色休闲旅游长廊形成
其实,这仅仅只是莱西大沽河沿线休闲旅游产业的一个缩影。2013年发布的《大沽河旅游生态轴带规划》中提出,2013年至2020年,通过科学整合大沽河流域的优势自然生态资源与人文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游、体育游、文化游、农业游和休闲度假游等特色旅游产品体系,把大沽河流域打造成为生态旅游的长廊、北部旅游特别是乡村旅游的产业聚集和辐射带,充分释放大沽河承载的功能与价值,成为加快青岛北部新型城镇化步伐的助推器和旅游惠民富民的民生工程。
莱西市重点打造以大沽河轴带为核心的生态旅游长廊。在大沽河两岸开发了马拉松、休闲钓鱼、自行车骑游、攀岩等一系列休闲运动项目和一系列生态休闲产业园,大沽河两岸成为远近闻名的绿色休闲旅游长廊。
莱西因绿水环绕而清丽动人,在大沽河畔骑行,有着观不完、赏不尽的美景,一派旖旎风光的背后,一座“生态之城”映入眼帘。天蓝水清,城在绿中。彰显生态特色、打造宜居环境,在绿色发展新路径的探索上,莱西不遗余力,而这种发展理念,也给莱西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莱西沽河街道果农葛洪国介绍,当地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发展绿色生态休闲旅游。通过采摘游,葡萄的价格上来了,一个棚里的葡萄能卖个五六万元,收入增加三四万元。 “青山绿水”换来了“真金白银”,莱西生态发展之路将会越走越宽。
“绿色项目”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盘点近年来莱西市项目建设,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项目”带动作用凸显,物流、电商、休闲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增长,城市综合体、智慧产业园、大数据中心等一批高精项目先后落户……大项目引进共舞,奏响莱西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乐章。
“北汽”带起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圈。从落地那天起,总投资50亿元的北汽新能源青岛分公司莱西生产基地一直开启“高档位”模式,创出了一个个业内集聚程度和发展速度的新纪录。今年6月27日,又有12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关联配套企业集中签约。预计到2020年,姜山新能源产业园汽车配套企业和关联企业将达到100家以上。
中国石墨看山东、山东石墨看莱西。 2016年9月21日,诺贝尔奖得主、“石墨烯之父”安德烈·海姆来莱西市成立了青岛德安新碳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致力于研发、生产石墨烯复合材料。目前,莱西南墅镇规划的10000亩的青岛市级石墨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已吸引14家企业入驻,其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达11家。依托“中国石墨之乡”美誉和1.7亿吨石墨矿石储量优势,莱西市着力打造中国石墨烯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碳谷”产业示范基地,吸纳代表世界顶尖技术的石墨烯生产企业。
今年8月24日,坐落在莱西市马连庄镇军武河畔的青岛沃尔新源风力发电一期项目10万千瓦容量风电场正式投产。而落户望城街道的青岛琦泉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已于6月3日并网发电成功,该项目是莱西市首家生物质绿色直燃发电供热项目,年输送绿色电力3亿度,可消化掉莱西市及周边地区的所有农林生物质废弃物。
沃尔新源、琦泉的并网,是莱西市项目签约、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四新”推动“四化”的典型,除此之外,赛迪加速器、中德智慧新城、超低能耗被动式绿色建筑、三迪时空3D打印等总投资达214.4亿元的25个新兴产业项目先后引进,更为莱西市项目引进树立了新旧动能转换的“风向标”,为莱西市实现跨越发展、绿色崛起注入了新动能,开辟了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途径。
特色:
61条河串起一座生态城
今年4月初,莱西市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对未来发展确定了“1+5”的目标体系。 “1”就是一个总的目标定位,即建设大青岛北部绿色崛起的典范之城。“5”就是5个具体目标,即现代化区域性次中心城市、青岛先进制造业基地、半岛交通物流中心、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此,将大力实施“生态优先、创新驱动、人才支撑、融合发展”四大战略,以新理念、新思路实现领导方式、工作方式的根本转变。
审视自身,莱西特色优势突出。莱西地处胶东半岛地理中心,具有其它北方城市、沿海城市难以比拟的生态优势,境内有大沽河、小沽河、洙河等61条河流,拥有胶东半岛最大水库和最大内陆湿地。随着青荣城铁、龙青高速的投入运营,以及潍莱高铁的顺利推进,进一步提升了莱西市区位优势。特别是结合筹办青岛2015世界休闲体育大会,实施了一系列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实现了城市功能和品质的双提升。今天的莱西,正处在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最为有利的时期,在未来大青岛发展格局中有基础、有条件实现更大作为。
人物故事:
她把莱西土特产卖到国外
莱西主打“绿色”生态牌,成为全国休闲游胜地,同样为当地居民带来了红利。今年53岁的莱西市民吕秀芹,是个土生土长的山里人,带着“把真正的绿色特产搬到城里”的想法,她开了莱西第一家特产店,正式从农村进城卖特产。因为莱西的休闲旅游环境好,吕大嫂店里的生意也火了起来。第二年吕秀芹还开了一家分店,成为两家土特产店的老板。这两年,莱西发展休闲旅游业,尤其是2015年举办了世界休闲体育大会,乡村游很火,外地游客越来越多,她又设计了10多款旅游产品,在景区设了销售点。莱西蜜姜、大沽河鸭蛋、大青山蜂蜜、农家地瓜干、地瓜粉条、官道小米……上百种优质特产琳琅满目。
为了把乡亲们组织起来,她还成立起了莱特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哪家有卖不了的好产品,她都愿意帮一把。青山村李成好的“烤地瓜”口感绝佳,但因为宣传不到位,去年冬天地瓜积压,吕秀芹把地瓜引进城里来,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广,出现了排队购买的现象,4万斤地瓜一个月便销售一空。
一头连着众乡亲,一头连着城里人。这份责任让吕秀芹做事十分用心。凡进店特产除了品质要严格把关外,还要进行个性化包装,尽量挖掘其文化内涵。她老家民间有一种古法蜜制嫩姜的工艺,做出的姜产品口感一流,但多年来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善于发现商机的吕秀芹,聘请食品专家不断改进工艺,产品借助网络不仅销往青岛、济南、北京,而且还远销美国和日本。如今,她的特产经营范围已开始向胶东范围延伸,现已推出200多种产品,而且借助互联网越卖越火。 本版撰稿摄影(除署名外)记者 康晓欢 通讯员 吕文波 侯义凤
新闻推荐
莱西马连庄镇崔格庄村党支部书记·于乐美
莱西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莱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