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要以老年友好城市试点工作为契机,打造青岛城市形象新名片。 ”昨日,在青岛市老龄委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国老年友好城市试点工作动员会上,青岛市委副书记、市老龄委主任王文华这样阐释老年友好城市试点工作的意义。
记者从会议上获悉,青岛市相关部门将通过政策措施激励,使青岛市养老服务业逐步由助困型向普惠型转变。目前全市老年公寓121家,床位12403张,到2012年将新增机构养老床位1.2万张,床位总数达到3.3万张。另外目前政府已拿出补助资金1868万元为市内四区共3283名不能自理、半自理困难居家养老服务对象购买了养老服务,而这一数字在2012年将达到1万人。同时,百岁老人已达596位,百岁老人月长寿补贴金由200元提高至300元。
王文华指出,2030年青岛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高龄化和长寿化的趋势要求老龄工作者提升紧迫感,同时特别要做好全国老年友好城市试点工作,今后将聘请老年代表做试点工作的社会监督员,共同打造青岛城市形象新名片。 (记者 段晓斌 通讯员 廉桂志)
新闻推荐
本报推出读者踏青游系列之二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