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负责任的媒体,自诞生之日起,就要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一份社会公义,我们要勇于揭露社会的黑暗面,要时刻关心着广大群众的知情权。”
这一年时光飞逝 ,我们在读者们的关怀下茁壮成长,这一年,我们敢于拼搏 ,勇于承担起作为媒体的那一份社会责任,我们的记者不畏艰险,勇敢走进“黑暗的最深处”,用文字记录下了一个个不为人知的黑幕……
2009年6月29日见报 酒店后厨暗访
给餐饮业敲了警钟
探访酒店后厨,是信报改版发行后的第一个暗访事件。
记者接到领导任务已经是5月底一个周四的晚上了。当天下班回家,记者来到了岛城一家知名的火锅连锁店应聘,并顺利通过面试。
在酒店,记者是一个择菜、打水、端盘子、收拾餐桌的杂工。每次接水的时候,趁着仅有的十几分钟时间摸清楚了厨房的基本构造,并趁跟后厨阿姨聊天的空,偷偷拍下了后厨的肮脏一幕。就在记者即将完成卧底工作的时候 ,自己的一个朋友刚好来彤德莱吃饭,当时,值班经理就在记者的一侧盯着,记者手里正端着盘子,怕熟人认出来,一直躲着朋友的桌子走。怕什么来什么,值班经理偏偏让记者去朋友坐那桌子去,在我以为可以混过去的时候 ,朋友突然认出来记者,盯着记者看了好久没说出话来。事后聊起天,朋友说,“看到你的时候,我就知道这家店肯定出问题了。当时,我碗里还有好多没吃的东西,看到你后,我一筷子也没敢动。”在报道出来后一段时间里,朋友都没敢再去店里吃饭。
短短两天卧底调查的时间里,记者跟店里的伙计们打成一片。店里的伙计年龄在 18岁到20岁之间,多是来自外地。他们年轻又有热情,对记者这个新人不排斥,很热心教着上手。在那两天里,记者的师傅叫小虎,记者跟他告别的时候,他一个劲地劝说,“刚开始都累,慢慢就好了,再坚持几天就行了。”看到实在挽留不住,他给记者煮了一碗面。这些服务员平时干起活来都很能吃苦,很长时间之后,当记者再走到店里发现,大多数的店员都换了。
报道出来后对该火锅连锁店的震动也不小。火锅店的经理来报社专门进行了道歉,这个道歉是面向广大市民的。记者对他们坦诚的态度表示佩服,当时之所以选择这家店,并不是故意跟他们过不去。记者也相信,存在问题的不光只是这一家,还有很多饭店都存在着各种问题。可是,报道的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更多的店自觉地规范自己的管理,保障市民的饮食安全。这些餐饮店一旦规范起来,取得了消费者的信任,自己的生意也会更加好做。记者 李敏
2010年1月21日 暗访洗涤品造假
取证最危险,记者需要灵活应对
2010年1月 14日 ,记者到德州暗访洗涤用品造假窝点。几天后,随着报道的发表,造假窝点也被查封,而青岛工商部门也对利津路小商品批发城里的洗涤用品店进行了突击检查,并查获了一部分假冒伪劣产品。
暗访最大的困难和危险在于取证,因为一不小心就可能暴露记者身份,从而面临危险。在德州这次暗访中,记者也不可避免遇到了取证的困难和危险。
在赴德州暗访之前,记者从网上看到,有一家叫山东名角化工的工厂对外批发各种假冒洗涤用品,而且还对外出售造假配方,最后还“欢迎学员到我厂实地考察学习。”随后,记者根据网上的信息,给一位姓林的经理打了电话。在电话中,他并不希望记者前去他们厂学习,而是希望通过电话和网上进行交易。但在记者的坚持之下,他还是同意了。
1月14日,记者踏上了去德州的火车。
下午2点,一名中年男子把记者领到了所谓的工厂,其实就是一个出租房,也没什么设备,就一个老板和几个学员在里面,而领记者进去的也是其中一名学员。就这样记者开始了暗访过程。
当记者看到屋里堆放着很多仿冒的洗发水等物品时,第一想到的就是拍照取证。这个是比较困难和危险的,但也是必须要做到的。其实,拍照取证所用的工具就是手机。但记者的手机有一个缺点,就是拍照的时候会有声音,并且取消不了。所以,当记者趁其他不注意的时候,赶紧用手机拍几张照片,在按键的一刹那还要咳嗽一声或是弄出其他动静,好掩盖拍照的声音,同时又要考虑弄出的动静不会太惹人注意。
后来,记者又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用手机录像,因为录像没有声音。但因为像素差,录像的时候还要对准一个目标几秒钟或是慢慢移动,才能拍出比较清晰的画面,这又增加了取证的难度。
下午4点左右的时候,让记者感觉最危险的一次情况出现了。当那个老板在给学员教东西的时候,记者在外围悄悄的把手机对准了他们,本来学员背对着记者,老板也低着头看东西,都没注意。但没想到,老板却突然抬起头看了记者一眼,似乎是在询问记者干什么。
记者知道这时候不能慌,只好笑着开起了玩笑,“我笨,记不住过程,想录下来回家看。我觉得老板应该出光盘,这样我们也不用来了。”其他学员也随着笑了起来,说老板那不又多了一个赚钱的门路。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因为有了这次经历,记者在后面的取证时不得不更加小心谨慎。
记者在暗访中得知,这个所谓的化工厂完全是老板自己吹出来的,厂房就是自己租的小屋,设备就几个大桶和棍棒等,原料是自己从外面便宜买进的,除了一个帮忙贴标签的大姐之外,也没有其他员工。但就是这么简陋的环境里,老板却能生产出各种名牌洗发水和洗洁精等洗涤用品。后来,据记者了解,这些假冒的洗涤用品对人体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1月15日早上,记者再次来到了造假窝点。记者看到,10点左右,一辆小货车把14日晚记者所装好的洗洁精洗发水全都运走了,据说是通过物流公司运到客户手里,而客户则会把钱打到老板手里。
1月16日,等暗访结束,记者把所了解的情况反映给了德州工商部门。随后,这个造假的窝点也被查封了,老板也受到了相关的处分。记者在青岛利津路小商品批发商场也发现了仿冒的洗涤用品,青岛工商部门也对此进行了突击检查并查获了部分假冒伪劣产品。记者 王守华
新闻推荐
青岛画院招3名专职画师日期:2010-05-18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