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2007年开始,栈桥对面出现一排白色露天商棚,许多销售小贝壳、旅游产品的业户聚集在这里,然而因缺乏管理,露天商棚并没有成为吸引外地游客的旅游产品聚集地,几处没有完全利用的商棚内还成为了小型的 “垃圾临时堆放点”。昨晚8时,中山路改造指挥部协同市南区城管执法局、公安市南分局等对华能大厦南侧露天商棚进行拆除,一夜之间400多平米违法建筑消失在前海一线。
多部门拆除违法商棚
昨晚8时许,包括公安、城管、消防等部门的十余辆执法车和近百名执法人员相继聚集在太平路与安徽路交界处,随后挖掘机等工程车辆也赶到现场。一看执法人员要动真格,商棚内的业户忙着将棚内的柜台和没有清理完毕的货品向棚外人行道上堆积。很快,摆满柜台的商棚变得空荡一片。随着执法人员一声令下,工人们开始架起梯子、接上电锯,实施拆除。随着刺耳的电锯声,商棚高处的几根钢管支架被割断,截至昨晚11时,位于8个商棚中最西侧的一个顶棚被“掀”掉。
拆违早就“打过招呼”
据了解,昨天晚上负责拆除露天商棚的单位包括中山路改造指挥部、中山路街道、市南区城管执法局、公安市南分局和市南安监局等多个部门。中山路改造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华能大厦露天商棚共有8个,面积大约400多平方米,均为违法建筑,自2008年奥运会后,执法部门就要求拆除,但青岛华能大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能大厦)以与商棚商户签有租赁合同为由,迟迟没有行动。
2008年至2009年,中山路改造指挥部先后多次以书面通知和专人面谈等形式,通知华能大厦与商棚商户到期不再续约,腾空商棚,做好依法拆除准备。然而,2009年华能大厦与商棚商户的租赁合同到期后,又私自与各商户续签租赁合同至2010年9月,并收取了租金。
拆除后恢复绿地
2010年,中山路改造指挥部要求限定4月30日前腾空商棚,但截至5月19日,商棚仍未腾空。因华能大厦露天商棚属于临时性过渡设施,未办理任何审批手续,加上商棚业户又加装了一些风雨围挡,影响市容,此处违法建筑已引发多次举报,因此市南区政府决定坚决取缔此处违法建筑。
昨晚,记者在现场看到,露天商棚内除了销售旅游产品外,有的商棚被改造成“饭店”,用于烹制炒菜快餐。
据了解,因拆除露天商棚给商户造成的损失,业户需要与华能大厦方面协商处理。对露天商棚拆除后的用途,工作人员表示,商棚拆除后的空地将立即恢复绿地。
(记者 于顺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时间:5月23日9:30地点:市图书馆三楼报告厅作为山东省暨青岛市第七届社会科学普及周的重要内容,青岛市图书馆将邀请周易学会副会长刘增才先生和大家共同探讨《机遇与才能》。有人怀才不遇,有人有遇无...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