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涩的公式、枯燥的定律、复杂的变化过程……物理课对很多高中生来说,简直成为了阻碍成绩提高的重要原因,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付出很多努力却没有好的方法来改变。不过在17中,这里的特级教师李会民带领物理组发明的“361”教学法却在改变着这种现象,物理课正在成为学生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到底什么才是361教学方法,这里就请大家一起跟随记者来17中探秘吧。
361课堂更像是舞台
361教学法,一方面要求课堂上老师讲不超过30%,学生学习(自学、讨论、展示)时间占60%,10%复习过关;另一方面,教育的目标应该主要是促进10%的学困生孩子提高学习效率,最大限度的让60%的学习中等生涌向第一行列,让30%的学“易”生,优上更优。课前学生们按照不同研究讨论小组,一起讨论研究解决学习提纲上的问题。课堂上,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演示,来证明他们的“研究成果”。这时你可别以为学生们的演讲只是简单的板书。在李老师的课堂上,记者看到有学生选出的发言人负责演讲,还有的学生负责电脑课件演示,还有的负责板书等等。一场演讲就像一场小话剧,而孩子们在这场演出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自信更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知识,还有培养了对物理的兴趣。
到底为什么用这样一种形式来上物理课呢?李老师介绍,传统的授课模式是依靠老师的灌输,这对学生的要求非常高,需要他们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注意力。就算是最好的学生在课堂上也只能能保持20分钟的注意力,这样课堂效率会非常差。而现在361教学法,是调动孩子在课堂上的自主性,通过小组之间竞赛的模式,让他们主动的去采取研究的方法去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就大大的提高了。
名师创名法,名法塑名师
一种好的教学方法背后,是优秀的教师团队多年的精心钻研和实践,17中老师们历来有这种刻苦钻研和实践创新的传统。物理教研组组长、青岛市优秀教师、市教学能手姜红老师在物理教学中通过不断的总结和探索,总结出高中物理“模型覆盖式”教学模式,被评为青岛市十大教学法之一。“十一五”期间,物理组特级教师李会民老师主持的市级重点课题——“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已经圆满结题,“361学导式物理教学模式”获得青岛市优秀教学成果; 2009年十七中成功申报国家级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专项课题——“以美育人,求真求善”,课题围绕普通高中育人文化特色构建进行研究,以此为载体加快学校内涵发展,物理组的老师们正在教学中不断挖掘物理之美,打造学生积极参与的高效课堂。
同样,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也可以使教师本身更快成长,在学习和实践李会民、姜红等名师创立的优秀教学法的过程中,一批批年轻教师成长起来,很快成为学校甚至全市、全省教学骨干,名师的队伍在不断壮大。谈到这些,17中安伯贞校长十分欣慰,他介绍说,17中特别重视研究,着重打磨高效课堂,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他进一步指出,事实上看似有些自由的课堂,其实完全在老师的主导之下,是学生的“自学”+教师指导下的“导学”,导前学、学中导、学导结合、学以致用。这就对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驾驭好这种学生”自由发挥”的课堂,需要教师更厚的知识功底和更强的组织应变能力。
全市统考中,17中的物理成绩突出,教改实验取得了相当大的突破,受到教研室领导的充分肯定,也令同行们刮目相看。如今,“361”教学法已在17中更多的学科中迅速推广。加强科研,创新教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教师都成为优秀的导演,让课堂变身知识大秀场,这正成为17中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诀窍。
记者:刘鹏
新闻推荐
养了30多只“鸡”集体闹“趴窝”,养了30多只“鸡”集体闹“趴窝”
“七彩华龄”理财热线正式开通了!本周一,由《青岛早报》和中信银行联合为岛城老年人打造的专属理财热线开通后,受到了很多老年读者的热捧。自本周起,每周一上午10:00-12:00拨打热线85023522,每期将有五...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