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理财专讯 近一个月大盘一泻千里的跌势,让不少上市公司股东也绷紧了神经。受汇金增持三大行传闻影响,上市公司高管或大股东增持潮近期开始频频涌现,想借此“收买”股民信心。但大盘一“熊”到底的态势让股民似乎难买“增持账”。
“增持潮”频现大手笔
随着四月中旬以来股指的连绵下跌,上市公司大股东及高管在二级市场的增持行为明显开始增多。青岛两只本地股——海信电器和青岛海尔也加入了此次增持大军。5月10日,海信电器发布公告,其控股股东海信集团的一致行动人青岛海信电子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已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242万股,并承诺在未来一个月继续增持;青岛海尔近日公告称,大股东海尔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海尔创投已累计增持公司股份2674.98万股,占总股本的2%。记者发现,不少企业增持频现大手笔。青岛海尔增持2%,动用资金可能达4.5亿元以上;中金岭南大股东在5月11日、13日和14日共增持公司股份3000多万股,增持动用资金超过4亿元。
弱势增持难言已见底
一边是大盘“跌跌不休”,另一边却是上市公司大手笔掷出真金白银来自我增持。两者联系在一起难免让很多投资者怀疑相关个股的价值洼地是否已经开始显现?中信万通分析师张党认为大股东和高管对旗下上市公司了解更深,这些资金在二级市场买入本公司股票,对投资者或多或少都会带来些指导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眼下市场已经显现“熊市特征”,眼下上市公司增持各有各的目的,有时候增持可能更多的是从公司的长期价值角度出发,而较少考虑短期市场的整体走势。 “从近一个月大盘走势来看,投资者最好能够做一名趋势跟随者。”新时代证券刘恩亭表示,虽然部分增持行为能够说明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但由于大盘向下的通道很明确,眼下入场明显是风险大于收益。不如静观其变,待大盘明确探底回升时,不妨再关注这些增持个股。(崔菁菁)
新闻推荐
早报讯 昨天,记者从市工商局获悉,截至今年3月,青岛市共有青岛市著名商标270件,山东省著名商标249件,国家工商总局认定驰名商标31件,居全省第一位。市工商局局长李国华介绍,随着驰名、著名商标创建力度的...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